6月11日,极氪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这也是其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后披露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极氪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47.37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整车销售收入为81.7亿元,同比增长73%,报告期内,极氪的净亏损为22.2亿元,同比收窄18%,环比则收窄31%。

极氪第一季度共交付新车33059辆,同比增长117%,超过了蔚来和小鹏,仅次于理想、埃安和问界,而在纯电市场当中,极氪是销量最高的新势力品牌。

尽管成绩不错,但资本市场却不买单。财报发布之后,极氪股价一路走低,盘中一度跌近10%,截至收盘,极氪市值跌至54.77亿美元。

 

速度之下

 

最新的黑马、最成功的车二代,最快IPO造车新势力……

 

 

2021年3月,极氪汽车成立,比2014年前后第一波冲进造车大潮的“蔚小理”晚了近7年。

尽管入局晚,但背靠吉利,其拥有着扎实的技术和资源支撑:安全技术脱胎于沃尔沃,欧洲超跑品牌路特斯团队为其调教了底盘,可选GT-R同款Brembo六活塞卡钳……自诞生起,从平台、技术到资源,吉利把最好的都给了极氪。

而背景加持之外,极氪也懂得“另辟蹊径”在陌生的新能源市场中快速打响“自身”名号:在进行产品打造时,极氪选择剑走偏锋,用差异化产品路线面向小众市场特定人群,以便加速追赶入局更早的造车新势力们。

弯道超车之下,极氪大卖。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极氪于2021年10月开始交付新能源汽车,当年累计交付了6007台,次年飙升至71941台,增长超过10倍。2023年,极氪累计交付了118685台,同比增长65%。

 

 

一时间,“极氪速度”成为汽车圈的流量明星,但实则“快”的背后也埋下了不少隐患。

首先,小众的定位,易出名但难上量。目前,极氪共有四款车型在售,分别为极氪001、极氪X、极氪009和在2023年年底上市的极氪007。其中,极氪001是猎装轿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没有超过1%,尽管极氪001上市之后取得不错销量,但如今依旧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势头。此外,押注小众纯电MPV市场的极氪009,其50万元的售价将大部分潜在车主挡在了门外;而极氪X定位轻奢小资,造型极具个性,也难以撑起销量重任。

极氪007,是极氪从细分小众转向大众市场的转型之作。但想要在主流赛道上“走量”,面对如智界S7、星纪元ES、小米SU7、小鹏P7i等车型的直接竞争,姗姗来迟的极氪压力不小。

其次,技术短板明显,遭遇口碑危机。起步太晚,也让极氪落下了不少技术课。如极氪的金砖电池晚于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好几年,其800V高压平台车型的上市也比第一批吃螃蟹的晚了约半年,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更是仍为“期货”,在逐鹿智能化的市场之中,不少用户吐槽,“与市场上现有产品对比,极氪当前的智驾水平只能与20万以内,甚至个别10万级别的车型相当。”

 

何时盈利

 

如今,资本市场遇冷,很大程度离不开亏损二字。

 

 

虽然2024年以来,极氪的销量节节攀升,但这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价格战的基础上。据悉,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24年新款极氪001相比旧款价格进行了大幅度降低,下调3.1-5.7万元。

尽管降价可以换来销量的增长,但在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的情况下打响价格战,势必导致新能源车企的亏损持续扩大,其面临的损失或许远大于收益。数据显示,过去3年,极氪分别亏损45.1亿元、76.6亿元、82.6亿元。今年一季度净亏损20.22亿元,同比收窄18%。按照这个水平计算,极氪一季度卖一辆车大约亏6.1万。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截至3月 31日,极氪现金储备只有37.911亿元(5.251亿美元)。按照极氪目前的烧钱速度,撑不过两个季度。

 

 

面对亏损以及现金流吃紧压力,极氪表示将通过新增车型,拓宽海外市场,实现高价值产品出口,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并定下了全年23万辆的交付目标,同比去年的11.9万辆几乎翻倍。

在产品端,今年极氪将上新两款新车:“宝宝巴士”极氪MIX,以及全新中大型纯电SUV。其中,极氪MIX定位纯电MPV,已经在北京车展上亮相,凭借无B柱设计和可以向后翻转的前排座椅吸引了一波关注度;另一款中大型SUV,其车身长度将达到5米。极氪CEO安聪慧表示,极氪的产品矩阵将达到6款车,有助于提升极氪的销量和毛利率。

同时,极氪还把希望寄托于出海。目前极氪已进入泰国、瑞典、阿联酋、沙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三季度,右舵车型将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右舵市场交付。今年年底,将进入6-8个欧洲豪华车市场及6-8个中东市场。

 

 

不过,截至5月末,极氪的交付量仅为6.78万辆,完成率不足30%,要想达成年度目标,在剩余7个月中月均交付量需达到2.3万辆以上。而在一系列的动作之下,快速起跑的极氪,还需快速补齐曾落下的“技术”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