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错,心情复杂。

在一众自主品牌车企中,长安汽车无疑是今年上半年最亮的那颗星。

7月14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经营扭亏为盈。

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亿元—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28%—233.93%,预计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42元/股—0.62元/股。2019年同期,归属长安汽车股东的净利润为-22.4亿元,每股亏损0.47元。

 

 

仅半年时间便扭亏为盈,长安汽车的秘诀是什么?

谁料,还没等长安汽车好好炫耀,资本市场却提前“封了麦”,抢了话语权。

在成绩亮相第二天(15日),长安汽车放量跌停,收报11.87元,全天成交逾15亿元。

盘后交易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当日遭机构资金、北向资金净卖出。其中,四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4.19亿元。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14亿元,同时卖出1.48亿元,净卖出3382万元。

盈利数十个亿却遭卖出跌停,长安汽车到底“干”了什么?

 

副业小能手

 

“别人卖房,我炒股,谁还没点小眼光。”

这是一份外显好看、内显尴尬的财报:在长安汽车上半年预计达20-30亿元盈利中,更多地来自于“卖子、炒股”等非经常性损益。

 

 

扉旅汽车梳理资料显示,长安汽车此次“身家暴富”,源于三笔买卖。

第一笔,放弃长安新能源的增资优先认购权。

2019年12月21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放弃对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的优先认购权,并为其引入了四位战略投资者。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在长安新能源中的持股比例由100%下降为48.9546%。据了解,此处放弃权利事项对合并报表产生的影响为增加净利润21亿元。

第二笔,卖子,出售长安PSA股权。

长安PSA成立于2011年,由长安汽车集团和标致雪铁龙(PSA)合资。但由于长期拖后腿,不断亏钱,2019年12月30日,长安汽车与宝能汽车的全资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PSA的50%股权全部转让给宝能汽车,转让金额约14亿元。

第三笔,炒股,入股宁德时代。

2017年10月30日,长安汽车从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手中收购镇江德茂海润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海润投资)。

据了解,海润投资于2017年6月入股宁德时代,持有2299万股。2019年12月27日,宁德时代收于104.04元,2020年7月3日收于167.6元,增幅约为61%。据此计算,长安汽车所持宁德时代股票在此期间至少增值了约17.75亿元。

综上所述,三项非经常性损益贡献了高达约52.75亿元的净利润。

但副业终究代替不了主业。若扣除上述三项非经常性损益,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区间就大幅缩水至-32.75亿元至-22.75亿元,亏损金额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这也意味着在主业上长安汽车并未有所好转。

 

 

或许是长期亏损的滋味不好受,亦或是顾及大厂的脸面。为了提振主营业务,长安汽车仍在想办法,并又祭出了一个大招,激励计划。

7月13日,长安汽车发布了一份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不超过1292名对象,包括董事、高管、中干及核心骨干,授予不超过95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1.98%,授予价格为每股6.66元。

而解锁条件与业绩挂钩,三年实现连续增长。

事实上,这并非长安汽车的首次尝试。

早在2016年,长安汽车就曾推出过一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不超过210名董事、高管、核心人员授予3122.5万份股票期权,约占总股本的0.67%,行权价格为14.58元,但由于恰遇国内车市下行,长安汽车业绩未达标导致未能行权。

4年前,未能解锁成功的长安汽车,3年后,又有几分机会?

 

到底指望谁?

 

“车越卖越多,但利润却越来越少。”

长安汽车似乎还是没能摆脱“越卖越亏”的魔咒。

 

 

今年上半年,除了扎眼的盈利,长安汽车的销量数据,同样喜人。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达到83.1万辆,同比增长1.33%,跑赢大盘,回暖势头明显。其中,在6月份,长安的销量更是突破19.44万辆,不仅实现同比增长38.11%,更是排在了所有汽车厂商中的第六位,在自主品牌中仅次于吉利。

但销量的回暖,并没有拉动业绩的向好,长安汽车的亏损仍在扩大。

“业绩亏损,有部分源于以价换市。”

据报道,无论是从二月起为医护人员推出的专有购车优惠,还是随后针对公务员和大客户给出的打折政策,再或是各地经销商为清理库存而自发给出的优惠活动,都可以看出,在这个经济亟需恢复的上半年,长安也如同其他车企一样,采取了以利润换取销量的方式。

“事实上,其根本还在于长安汽车在转型赛道上的落后。”有业内人士指出,高端品牌迟到、新能源产品孱弱、是长安汽车如今的“硬伤”。

 

 

众所周知,品牌向上,是近年来自主品牌抢占的新高地,亦是业绩盈利的杀手锏。

而长安汽车也曾做出过高端化的尝试。CS95上市之初,被视为肩负长安向上重任的高端车型,但因市场表现不尽人意,最终无疾而终。

“如今再度冲高,长安仍是有心无力。”暂且不论长城WEY、吉利领克是否给机会,其推出的产品定位自上市便引发了各种尴尬。

作为长安汽车在冲击中高端市场的全新产品序列UNI,其首款产品UNI-T定价与长安CS75、CS75 PLUS等目前走量车型价位存在较多的重叠,有内耗风险,且11.39-13.39万元的价格似乎也并不符合“高端”的定位。

“高端够不着,新能源跟不上。”

在各家车企不断上新讨好的新能源赛道上,长安貌似也正在掉队。

目前,长安汽车只有逸动ET、E-Pro、奔奔E-Star以及在刚刚上市的CS55纯电版等几款车型,专属的新能源汽车平台也尚未搭建完成。

按照规划,到2020年,长安将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打造,并在2025年全面停止销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然而,长安新能源销量一直未见明显起色,今年6月销量仅为2099辆。

 

 

当下,销量回暖,业绩扭亏为盈,但卖车挣钱才是长安汽车的主要营生。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下滑、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降本控费效果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

在惨遭卖出跌停下,近日,华西证券又给出了这样一条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