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汽车走得越来越近了。

虽然,前不久任正非旗帜鲜明地表示,华为永不跨界造车,而是专注于通过自身的技术,提升汽车的车联网及自动驾驶能力。

“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是做的最好的,但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我们是有边界的,以电子流为中心的领域,非这个领域的都要砍掉。”

但不少人对华为不造车的说法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的。毕竟,任正非也曾说过华为不造手机,甚至撂下“谁提手机谁下岗”的狠话。但2019年的今天,华为已经一跃坐上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的王座。

那么,究竟华为造不造车,华为的汽车战略布局又是怎样的?

随着华为释放出的信息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答案渐渐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10月22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高峰论坛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华为的战略选择是:聚焦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汽企“造好-车,造-好车”。

“不造车”成为华为公司的共识。

尽管华为是一家年营业额超过6000亿元,净利润达500亿元,现金储备达1750亿的巨头企业,但造车并非资本就能驱动。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远比手机领域复杂,从产品的技术、零部件的采购、汽车制造厂商到销售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很高的门槛,以特斯拉为首的众多汽车新势力,尽管销量日渐攀升,但禁不起高昂的研发费用及各项成本,以至于绝大部分仍未盈利,任正非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险棋中落子。

或许对汽车行业关注已久的他也深知:隔行如隔山,造车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用自己拿手的技术杀入汽车市场,正是华为最为聪明的选择。

而且,在徐直军眼里,汽车产业的主赛道,早已从内燃机切换为电子智能的对决,如计算、车路协同、5G等等。

“未来汽车价值的构成 70% 不会在传统的车身、底盘上,而是自动驾驶的软件,以及计算和连接的技术。”徐直军直言,“在自动驾驶汽车上,你付出的钱大部分将会用在新增的相关部分。未来汽车的形态将会发生巨大改变,所以我们不会选择造车。”

看来,华为不造车,只是想做汽车智能产业化的“幕后玩家”。

如今,网联化正在汽车行业加速落地。

根据行业预测,至2020年,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到 1000 亿元。而工信部去年12月印发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也提出,到 2020 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 30% 以上。

随着当前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深入发展,不管是奔驰、宝马等传统整车企业,还是BAT等互联网巨头,抑或是博世、英伟达等零部件供应商,都纷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布局。华为自然也不会缺席,且希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事实上,任正非带领下的华为早已是汽车“局内人”。

早在2014年,华为就在其著名的“2012实验室”内设立了车联网实验室,进行车联网方面的研究,之后数年里华为在车联网的端、管、云三个层面相继推出了多个解决方案,并与一众车企达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到今年5月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作为与BG并列的一级部门,华为在汽车领域已经整整蛰伏了五年。

通过五年的摸索,华为把未来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整体架构和关键技术基本都掌握清楚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像自动驾驶芯片、车身感知算法、自动驾驶云服务、4G/5G车载移动通信模块、车载计算平台等,华为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与众多创业公司宣称自己要进入车联网不同的是,华为不仅能够提供高技术水平的硬件,还有专为智能汽车开发的软件,同时还有自己的云空间,依托于汽车这一载体,华为自己的业务就能形成完整闭环。

显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任正非让华为拥有了更大的野心。

此外,从任正非一次又一次的在采访中主动谈及汽车,到成为车企们“朋友圈”最火爆的朋友均可看出,华为已经悄无声息的在汽车圈布下了一张星罗棋布的“关系网”。

扉旅汽车编辑搜索相关信息显示,近年来,“不造车”的华为却成为了整个车企“朋友圈”最忙的企业。这家通信科技公司除了与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牵手,还与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等车企均达成了战略合作,并将触角延伸至多领域,包括车联网、智能汽车、国际化业务拓展等。

作为车企“赋能者”,华为希望通过在自动驾驶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通过和汽车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合作,推动未来汽车发展为继家庭、办公室以外的第三个生活空间。

在徐直军眼里,真正有远见的造车不仅仅是造一台车,而是造一个平台,并将这个平台和产业结合起来,要做到硬件可以更换,软件可以升级。“与此同时,汽车提供商和消费者之间也是有连接的,连接就会带来价值。”

他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进步,未来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将不是“躯体”本身,而是能应对多种情景的“大脑”,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机会将在这里。

“苹果在打造iPhone的时候,并不是在打造一台手机,而是在打造一台移动计算机。而如今,智能手机的发展已让移动通信产业的价值和空间有了巨大的变化。”

很显然,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入局亦是如此。虽不造车,但势必会为这一行业带来更为深入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