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被破产”后,力帆汽车迎来了政府出手“救急”。

近日,有消息称,重庆市政府召集地方金融办及相关银行机构债权人等,帮助力帆汽车组织成立了债委会,要求各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对此,力帆股份相关人士向媒体回应称,确实已经成立了债委会,公司正在积极化解债务危机,对于非银方面的债务公司也在积极兑付当中。

债委会成立背后,是力帆汽车惨淡的销量,以及高筑的债台。

据扉旅汽车编辑搜索相关信息显示,今年9月,力帆汽车生产传统乘用车605辆,新能源汽车377辆;销售传统汽车399辆,新能源汽车360辆,总销量仅为759辆。

销量惨淡的背后是力帆巨大的财务压力。据力帆股份发布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86亿元,同比下降19.52%;净利润亏损26.33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34亿元,同比下滑2064.56%。

一方面是债务承压、不断亏损,另一方面销量乏力、缺乏振兴的希望,力帆汽车显然已经无法控制住局面的不断恶化。

 

不久前,一份名为“关于对存量客户涉及部分车企产业链情况开展风险排查的通知”在网上流传,这份通知显示,包括力帆在内的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

虽然,力帆股份发公告对此报道进行辟谣,但其同时也在公告中披露,“目前公司负债较高,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根据目前中国汽车行业整行情况,未来发展可能面临调整,公司也将积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降低风险。”

和力帆汽车同在排查名单里面的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处境同样艰难。数据显示,2018 年猎豹汽车销量仅为 7.76 万辆,2019 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跌至 2.8 万辆。而众泰汽车今年前 8 月累计销量 12.44 万辆,同比下滑 32.3%。华泰汽车更是已经濒临破产,其主要生产基地荣成华泰早已停产,工人放假回家,目前面临大量供应商高额诉讼,其资产被多次轮候查封。在这三家企业当中,境况较好的是众泰汽车,因为其还有保有10万辆以上的产销规模,其所在的金华市政府也传来即将注资纾困的消息。

事实上,受破产传闻影响的四家车企还只是当前汽车行业的缩影,目前面临经营问题的车企远不止上述四家。

自从2018年以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频频面临着车企倒闭的现象。就连曾连续蝉联多年的“中国500强”——庞大集团也都不得不退下神坛。

种种现象背后都透露出:中国车市“洗牌”前奏的开启。

中国车市告别高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在行业颓势加剧的背景下,车企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在加速优胜劣汰。

”未来3~5年内,车企关停并转、兼并重组的新闻可能每天都会出现,大部分落后品牌会被淘汰。“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中国车市增速放缓导致竞争越发激烈,实力不济的车企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曾表示,未来只有2到3家车企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这正是应对市场增长放缓、面对存量竞争的必经之路。

市场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一定伴随着阵痛期,也是当下车企想要渡过寒冬的必答题,留下来的企业将会更强壮。

如今的中国车市早已过了换个壳,将零件拼装起来就能够卖得出的时代。站在车市下行的风口,“力帆”们还得更加聚焦产品核心技术与品质。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长期发展的根基仍在于自身的造血能力,如果产销量上不去,亏损持续扩大,在这汽车市场寒潮当中,政府以及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也只能帮得一时,而帮不了一世。

毕竟,车企难以经营,并不只是资金的问题,产品不行才是根本原因。

期待在“洗牌”过后,车企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以及更理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