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车企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将是一种什么体验?

6月8日,高考第二天,全国文综乙卷第38题,出现了一个汽车圈内倍感熟悉的“甲企业”。

题目内容为,甲企业2008年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努力,该企业目前已拥有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自主专利,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对于这样明显的“暗示”,不少网友调侃道,“你直接报比亚迪身份证号不得了”

6月9日,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也官方认证称,既能做电池,又能做电机,还能做电控,目前全球也就是比亚迪。

但猜出“企业是谁”并不是考题重点,其真正需要解答的是:分析甲企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的经济动因。

 

“甲企业”

 

这是解题的核心,亦是比亚迪的成长史。

 

 

1995年,比亚迪公司成立,开始从事手机电池的生产,从2005年起,比亚迪开始从事电动车锂电池的开发,经过15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比亚迪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比亚迪的电池一直在业界内具有很高的认可度。

不过,此前比亚迪对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捂得很牢”,仅是自给自足。王传福甚至强调,“比亚迪的电池暂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几十年来,比亚迪一直遵循垂直供应链体系,公司零部件只供应比亚迪内部。站在比亚迪自身的角度,把供应链握在自己手里,一方面,整车制造成本可控;另一方面,核心零部件供应安全。

但固步自封产生的副作用就是,捕捉和嗅探外界动向的功能会变得迟钝,轻视了行业的需求变化,进而错失了动力电池行业变革趋势。

正如高考试题中总结:由于坚持产业链自供体系,难以在细分市场保持优势,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

扉旅汽车查阅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成立仅7年的宁德时代凭借与多家国内新能源车企合作,抢走了比亚迪连续多年的全球锂电池冠军宝座;在新能源销量榜上,比亚迪虽占据王座,但与其身后“觊觎者”的差距却在不断缩小。

面对对手的追赶与超越,比亚迪也终于意识到,无法再进行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

2017年,王传福一锤定音:走向开放。“比亚迪的零部件要走市场化方向,一方面做自己的生意,一方面要做别人的生意,做到国外顶级车企的生意,这才叫本事。”

 

 

“事实上,产业链开放有助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近日,在微博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给出了此次考题的“参考答案”。

据他透露称,在三电核心零部件及平台技术方面,其与奔驰、丰田以及滴滴等众多企业开展合作,比亚迪半导体将先于动力电池上市,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在未来一两年会逐渐推向资本市场。

而“及时”的转型,也给比亚迪带来了“可观”的成果。

在登陆高考文综试卷的同时,其交出了自己最新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5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32,131辆,仅次于特斯拉中国的33463辆,排名第二。相比于自身过去,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90%,环比增长28%。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占比高达71%,成为销量主力。

“现在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占比日益高涨,其正通过持续发力,加速向新能源方向转型。”

今年,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定为40万辆,李云飞还立下flag称:今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特斯拉,且在年内有望登顶全球新能源车冠军。

 

80万的车

 

但拿下冠军宝座,并非易事。

近年来,比亚迪动作频频,从扩大朋友圈到刀片电池,如今正式切入高端市场,不断攻城略地。

 

 

这是一辆优秀到“甚至都不用打广告”的车,“足以让人第一眼看见,眼睛就不想离开。”

在6月2日的比亚迪高层沟通会上,李云飞表示,比亚迪正在打造的高端品牌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该品牌是“独立品牌、独立团队、独立销售网络”。首款车型售价或定价50-80万。

车是否让人眼前一亮暂且未知,但价格却着实“刷了一波热潮”。

“80万,这是认真的吗?”、“只是一种噱头吧。”、“确定不是飘了吗,哪里来的勇气”……

“技术的护城河,或是比亚迪的底气。”

根据内部人士透露,比亚迪的高端车型将首次搭载轮毂电机和固态电池等超级黑科技。目前主流的声音普遍反馈,固态电池在5年之内很难真正在量产车上使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造价高技术难以实现,不过对于比亚迪来说似乎并不算难,全产业链的布局给了比亚迪更好的成本控制,猜想一下50-80万这个区间,似乎固态电池也并非遥不可及。

 

 

不过,技术足以让消费者“买单”吗?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剑指豪华车市场。

早在2009年,比亚迪曾推出过一款名为S8的双门硬顶敞篷跑车,这款产品在当年售价为16.58-20.68万元,虽然不算高,但产品定位严重的高于比亚迪的品牌定位,最终以几百辆失败收场。

众所周知,低价曾是比亚迪的发展护城河,从成本到终端售价,比亚迪都极力控制到最低。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花3-5万买辆比亚迪F3经典车型当通勤代步车,比购买一款比亚迪宋、唐乃至秦、汉等20多万的定位来说更容易接受。

曾经的物美价廉,如今却成为其路上的致命“弱点”。

此外,消费者对于“价格”依旧敏感。以2020年热销的Model 3为例,特斯拉Model 3去年之所以能够销量大涨,就是因为“降价”,而五菱Mini EV的“神话”,更是取决于其价格已经低于北上广深的牌照拍卖价格。

显然,作为一个主打大众化的自主品牌,设立一个对标保时捷的价格定位,这无疑是一场胜算不高的冒险行为。

 

 

在玩家众多的新能源市场上,谁能活下来?

王传福曾提出三个重点,第一是要有核心的竞争力,第二是要有很精准的战略,第三是要有快速决策的机制。王传福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新生事物,有多种路线,路线万一歪掉了,就可能会损失惨重。

“在(新能源汽车)迭代速度快的时候,决策很重要,市场如战场。”而此次高端,比亚迪真的能赌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