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奥迪e-tron高调上市、奔驰EQS即将首发、比亚迪唐DM-i启动预售……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对各家重磅车型的“造势”,今年上海国际车展上,新能源无疑成为C位担当。
不过,相比于“不断发声”的传统车企,近来凭借股价、市值屡屡登上热搜榜的“造车新势力”,显得有点低调,面对不断入侵的对手,他们的考验再度升级。
在时代前进洪流中,新能源已经成为汽车市场最为清晰、核心的主旋律。而伴随着新赛道的铺开,规则和玩家也发生着改变。
2017,上海车展上迎来了一群以特斯拉为首,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威马为辅的“新势力”的选手,彼时的它们,要不深受负面风波以及产能危机的影响,要不还处在未能推新的尴尬阶段,饱受着外界的质疑与讨伐。
而如今,一些头部选手不仅打下了自己的江山,而且还成为了车市中不可忽视的一份子。4月7日,蔚来迎来第10万辆量产车下线的历史性时刻,一季度其还首次达成单季交付超2万辆;小鹏也实现连续9个月交付量同比翻番……
但它们也远非站稳脚跟,仍是市场中不折不扣的“小众”。数据显示,2020年,4家头部新势力共交付12.5万辆新车,仅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0.62%。
此外,他们的主战场,也正在被强大的对手所觊觎。
此时此刻,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传统车企仿佛一夜之间上紧了“加入战斗”的发条。
一边,国内传统车企正“马不停蹄”的推出“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抢占高地。
去年,长城汽车被爆推出 “沙龙智行”,直接对标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品牌。今年,吉利官宣了新品牌极氪成立,同样瞄准新势力阵营。
事实上,“躬身入局”的国内传统车企不在少数:北汽的极狐、东风的岚图以及上汽的智己汽车,几乎国内每个传统车企都拥有一个自己的新能源品牌。
而这些大集团内部孵化的“创业项目”,不仅拥有着传统车企多年来的技术储备和经验,背后更是不乏巨额资金的投入。去年7月,东风为了岚图品牌回归A股,首期融资金额210.33亿元,创造了年内创业板210亿元的最高融资纪录。
另一边,国际巨头也在大象转身,加速入局。
其中,大众无疑是一个典型。该品牌近期在电动化领域技术、产品、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规划落地的节奏之快让业界瞠目。
据悉,大众电动家族ID.系列中国特供的产品ID.6即将在上海车展迎来首秀,三季度上市。此前,大众刚刚在中国市场上市了ID.4产品。据大众品牌规划,到2023年,大约还有3款车型在规划导入中;到2025年,大众汽车会推出不少于10款MEB车型。
而大众之外,包括德国三巨头BBA(奔驰、宝马、奥迪)、日系两田(本田、丰田)都有着自己应对电动化时代的发展节奏。就在前两天,福特还带来了一款国产化纯电动车型Mustang Mach-E,正式向造车新势力宣战。
事实上,传统车企的反击,并不意外,但跨界选手的蜂拥而至,实属难料。
从传言到实锤,短短几年时间里,小米、华为、苹果甚至富士康、恒大都以各种姿势杀进智能电动车行业,谋划自己的造车大计。
虽然,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但他们同样充满威胁。
在新四化风口之下,“软件定义汽车”已成趋势,而软件工程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恰恰是小米、华为、苹果这些科技巨头的能力长项。
此外,“不差钱”的恒大汽车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背靠财大气粗的恒大集团,加之自身的高市值,曾一口气发布6款新车,并宣布“到2025年产销100万辆、2035年产销500万辆”……
在新能源蛮荒时期,新势力进行了一场自我内部淘汰。
而如今,当新能源成为主流,传统车企危机感渐浓,开始接触新趋势,跨界巨头好奇心渐起,开始尝试新路径。可以预见,新势力的外部战争正式打响,而2021年的上海车展,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