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北汽,贪心的戴姆勒,这对相爱相杀的组合,又将掀起一番明争暗斗。

8月26日,有消息称,戴姆勒准备重新启动与北汽关于增持北京奔驰股权的谈判,计划将其在北京奔驰的股比从49%提升至65%。

上述消息显示,受疫情导致的收入下滑及亏损影响,戴姆勒欲通过增持北京奔驰股权,扭转营收下滑及亏损带来的双重压力。

 

 

根据戴姆勒财报显示,二季度,其营收302亿欧元,同比下滑29%,息税前利润亏损7.08亿欧元,净亏损19.06亿欧元。相比之下,戴姆勒在北京奔驰同期权益业绩则达到3.64亿欧元,甚至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

如果戴姆勒实现了增持北京奔驰的股权,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将其营收并入,提高整个集团营收规模。与此同时,股比的提升也将让戴姆勒集团拿到更多的利润分配。

不过,截止扉旅汽车发稿时,双方均未给出相关回应。

 

 

这已不是戴姆勒第一次动奔驰的心思了。

联姻十余年来,北汽与戴姆勒一直处于“相互觊觎”的状态中。

自2003年起,戴姆勒与北汽就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双方正式合资成立北京奔驰,目前,在北京奔驰中,北汽集团持有51%股份,戴姆勒持有49%股份。

但对于这一股比,戴姆勒早有不甘。

2018年12月4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戴姆勒有意增持其在华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所占股比,计划从现在的49%提升到至少65%。

2019年年底,又有媒体放出风声,戴姆勒有望将其在北京奔驰的股权提升至75%。

虽然,北汽每次都公然发声对其否认,但显然,戴姆勒的心思一直都在。

 

 

其实,戴姆勒一直怀有增持北京奔驰股份的“野心”,不难理解。无论在销量和单车利润上,北京奔驰都傲视群雄,算的上是目前最赚钱的车企之一。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北京奔驰每卖一辆车,平均利润为7万元。

面对这一利润奶牛,试问谁不动心?

不过,由于此前政策红线的束缚,戴姆勒始终无法觊觎,但随着中国逐步放宽外资持股比例,其已 “蓄势待发”。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表示,于当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份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同年10月,宝马成功增持25%的华晨宝马股份(由50%变为75%),成为中国政府放宽汽车行业外商来华投资股比限制后的第一个受益者。

“宿敌”宝马的这一举动,更是加剧了戴姆勒动奔驰的念头。

不过,相比于宝马提升股比的“顺风顺水”,戴姆勒寻求增持却面临着不少阻力。

 

 

“北汽集团内部对于戴姆勒的增持行为有着很强的反对声音。”北京奔驰对于北汽而言至关重要,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情况。

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北汽集团营收1746.3亿元,其中,北京奔驰贡献了1551.2亿元,占比超过88.8%。可见,北京奔驰贡献了北汽股份的近九成营收。而自主品牌板块营收仅为196亿元,毛利为负47.3亿元,亏损同比增加34.5%。

“自主品牌不断亏损,合资品牌持续输血。”事实上,这样的财报已经是北汽集团近年来的“常态”了。

今年,北京奔驰依旧强势,但反观北汽其他板块不仅孱弱,甚至还走向了下坡。

据北汽蓝谷发布的最新产销快报显示,其7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滑约84%,年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超78%。此前,北汽新能源车板块可谓是北汽集团除北京奔驰以外,表现最为突出、最值得期待的一部分。

面对如此局面,一旦减持,北汽将会雪上加霜。有资料显示,若北汽对北京奔驰的持股比例下降至35%,那么其2019年来自北京奔驰的利润将由90亿元减少至60亿元,下降幅度达33.3%,同时北汽整体利润的跌幅高达75%。毫不夸张,其大半壁江山将丢失。

 

 

但这样躺赢的日子,终究不会长久。随着对外股权的放开,戴姆勒绝对不会放弃增持北京奔驰,唯一不确定的只是时间和增持比例。

“开放股比是一件好事,会倒逼自主品牌自主前进,我们不能躺在合资品牌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前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的话语虽带着一丝无奈,但却直击靶心。

事实上,自主品牌若想在开放的环境下走的更远,必须学会独自成长。

这是一场资本间的游戏,也是一次成长的告别,北京奔驰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华晨宝马”,目前还不好说,但为适应新的发展,固有旧格局终将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