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花满枝。29日,在江南最好的时节,扉旅汽车编辑从风起扬尘的北京飞到宁波,开启了一场上汽大众斯柯达明锐PRO全新第八代平台产品深度体验之旅。

 

 

从第一眼看到新车,到深度试乘试驾,再到探秘上汽大众宁波工厂,采用大众集团第八代A级轿车平台的全新明锐PRO始终给我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熟悉的是德系工艺,陌生的是它浑身上下迸发出的新鲜血液——科技、升级、超越,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款斯柯达。

 

第一眼“看脸”:年轻是一种气质

 

从宁波栎社机场乘车90公里到达杭州湾凯悦酒店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全新明锐PRO的实车。

初印象除了标志性的水晶切割线条光影依旧犀利外,最直观的感觉是新车相比现款车型明显更年轻,且不是一味的迎合新世代的年轻,更像在表达一种年轻的态度:

犀利有棱角,动感有朝气。

 

 

细节来看,经过熏黑处理的前脸加上立体垂瀑式格栅造型比起老款更为个性分明;

车身侧面线条有如一气呵成的立体腰线有如一支利箭横空而过,动感十足,五辐18英寸双色精车轮毂增加了侧面的力量感;

尾部线条协调流畅之余,全新设计的LED后尾灯以C型光弧式灯带延伸至车侧,搭配车尾上翘的鸭尾式尾翼,呈现精致立体的视觉效果。

 

 

除此之外,明锐PRO还全系引入了来自欧洲原厂的RS动感套件,包含RS风格前保险杠、RS风格尾部扩散器,无需改装,彰显个性的态度就已经十足。

 

 

总的来说,就外观而言,这款车拳打速腾、朗逸不在话下,甚至与新款奥迪A3比划两下子也不是没可能。

 

试乘:舒适就是硬道理

 

深度体验第一程,我选后排坐车,原因是第一眼看到新车时,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观印象,还能感觉到车身尺寸好像更大了,翻查数据发现,明锐PRO的车身尺寸的确有升级,长宽高分别为4753/1832/1469mm,轴距为2730mm,相较海外版轴距加长44mm。

而这应该是斯柯达明锐车型第一次用到加长,需要马上体验一下。

 

 

坐在车内,轴距加长转换到乘坐者视角,就是直观的腿部空间放大,乘坐舒适感提升的很明显。

而此处2700+的轴距,第一次让我萌生了明锐车型PRO了之后斯柯达可以凭借这款A+级轿车上“打”B级市场的想象。

 

 

当然,坐车的舒适性评价不止于空间。全系车型标配独立悬架后,明锐PRO过坎干净紧致,没有多余的回弹,且音响调到最高音量不噪不吵,这些乘坐体验有硬升级也有软细节,整体上形成了一个比较舒适的乘坐氛围,能感受到产品对乘坐者的用心。

 

试驾:实力派的自我修养

 

说斯柯达是实力派相信没人反对,百年历史、捷克贵族、车好价不高……关注过的人基本都烂熟于心了,但这次试驾明锐PRO的感受不需要把这些老生常谈搬出来了,因为惊喜点很突出。

深度体验的第二程,坐到驾驶位,习惯性的摸了摸方向盘——RS三辐式运动方向盘,多功能区域以镀铬装饰,两侧集成功能按键,辅以金属滚轮控制,好看,科技感强;又习惯性的看了下排挡——电子排挡,这绝对是斯柯达品牌首款使用电子排挡的车型,也是同级罕见。当然,这算不上惊喜。

 

 

 

一键启动车子后,让我惊呼的第一个功能出现了——前风窗抬头显示!这一定是同级唯一配备W-HUD前风窗抬头显示的车型。并且如果没记错的话,全新奥迪A3全系抬头显示功能都是选配项,且价格高达8500元。

和同车朋友正讨论抬头显示这个神操作真真把档次拉高了,第二个让我们惊呼的功能又出现了——前排座椅通风!恰逢3月末的宁波在下雨前有着一股江南独特的湿热,座椅通风现场表演了一把神来之笔。

 

 

而此刻,我已经开始怀疑我开的并不是一辆A+级轿车。也分不清它要“吊打”的究竟是谁。

 

工厂探秘:工艺品质的源头

 

深度体验的第二天,一早我们的车队向上汽大众宁波工厂出发,准备开启一场品质探索之旅。

 

 

这一程我主动要求开车,因为前一天的试驾过程过多的惊呆在抬头显示和座椅通风功能上,其它适合驾驶位深度体验的功能没有消化。

细品之后发现明显的亮点还有不少,比如操控精准,对得起麋鹿测试79.12km/h的成绩;

比如智慧车联系统、数字触控、手势操作、多维交互4屏互联,大屏手感流畅,体验精妙;

再比如大众3.0智能场景驾驶辅助系统,变道辅助预警功能科技感十足且非常实用。

除此之外,手机是无线充电的,30色氛围灯也是可以无极调节的(没有夜晚行车环节,没能看清效果),细节做得很足。

 

 

回到正题,上汽大众宁波工厂的品质探索之旅。

标准的工业4.0工厂虽然先进,但并没有什么花哨的内容,油漆车间也因为环保等多项高标准要求未能探秘,但在对冲压、车身、总装三大车间及配套园区的参观中不难体验到德系工业精神的精髓——“取法乎上”。

 

 

乘坐导览车,我们先来到了冲压车间。车间内,明锐PRO车身冲压采用德国舒勒高速自动化冲压机,整线由6台压机组成,拉延、冲孔、修边、整形等工序一气呵成,并且由于冲压机达到了9100吨,保证冲压零件精度误差在0.2MM,领先行业内0.5-1MM的误差。

然后是车身车间,在这里,白车身所有关键部位电焊包边工作均由机器人完成,能够更好地保证速度、质量和准确性;车顶、侧围、后落水槽等关键部位采用可以使不同钢板之间达到分子链接的激光焊接技术,远远优于点状焊接,提升车辆的外观、品质和安全。

总装车间则采用了模块化装配工艺布置,将总装分为驾驶舱、前围、动力总成和车门四大模块,机械手采用超高精度伺服电机控制,确保整车精密度达0.1MM,能够有效减少异响。

 

 

除此之外,严格根据中国的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油品质量与道路情况,模拟用户用车环境的全方位路试检验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一切对工艺的要求都要达到行业领先技术标准,是对“取法乎上”精神的虔诚践行,而一辆辆全新明锐PRO,正在这样的制造精神中款款而来,准备给市场一个大大的惊喜。

 

 

结合两天的体验,我对全新明锐PRO后缀“PRO”的理解有两层:除了明锐车型产品力在新车上得以全面升级外,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还试图凭借创建全新产品标杆加速开启品牌进阶之路。

革新无罪,向上有理,或许在德系工艺和数字科技的双重作用力下,定位“数字德系精密座驾”全新明锐PRO是足以开启一辆A+级轿车“打天下”的想象空间的。

而这里所说的“打天下”,包括前面提到的拳打速腾朗逸,也包括试着与奥迪A3“比划比划”,以及对B级车的越级挑战,当然,或许还不止于此。

 

 

但话说到这里,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时候抛出了——这样一款车,你觉得能卖多少钱?

 

 

诚实讲,假如摘掉“超高性价比”这样的固有标签,只看品质和配置,深度体验顶配车型的两天时间里,我都觉得它叫价17万就可以称得上“对得起市场”。

但是,抛开市场对品牌的固有印象谈定价是不切实际的,再结合品牌方释放出的“入门即高配”这一信息点,扉旅汽车预计全新明锐PRO高配主力车型价格应该在15-16万元区间,顶配车型由于配备了抬头显示、座椅通风等“过分”越级的配置,价格或许更高一点。

而这样的定价,在中国市场用户选车理念已经渐趋成熟的今天,打造A+级市场旗舰、升维打击丐版B级车,是有机会的。

 

 

3月30日晚,还没离开宁波,就看到了小米官宣造车的消息,雷军压上声誉和身家为小米汽车而战,在汽车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但当日发布会上半程雷军和用户的一段对话更能吸引我的注意:

观众:不能1999交个朋友么?

雷军:不能,这三年认清了一件事儿,靠优惠是交不来朋友的。我们还是正常的做个生意吧。

“正常的做个生意吧。”如果小米有机会,那么斯柯达一定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