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卖的很好,并且蔚来不会考虑裁员。”

在动荡不安的新能源市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这句喊话,尽显含金量。

而不断攀升的数据则是其最佳底气。5月,蔚来交付2.05万辆,同比增长233.8%,创下单月历史交付新高。这是蔚来第二次进入2万辆销量俱乐部,上一次是在去年的7月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成绩还是在没有新车开启交付的情况下实现的,足以证明蔚来销量回暖的实力。

 

 

2016年,“新势力”横空出世,被资本热捧,蔚来成为最亮的那颗“星”,在销量上一直都是领头羊,还一度登顶国内市值最高车企,在全球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大众,成为世界第四大车企。

然而,过去几年,蔚来的销量表现并不出色。2021年至2023年,蔚来汽车的年交付量分别为9万辆、12万辆、16万辆——三年的总量与理想汽车2023年一年的交付量相当。

去年4月,李斌戏称,“要是接下来每个月销量还是1万辆左右,就得和秦力洪(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一起出去找工作了”。然而纵观2023年销量,蔚来除了7月销量破2万辆外,此后都停留在“蔚一万”。

更重要的是,亏损也在加剧:2018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金额已经超过800亿元。扉旅汽车查阅蔚来财报显示,2023年,蔚来总营收为556.2亿元,同比增长12.9%,创历史新高,但全年净亏损207.2亿元,也创下了历史之最。蔚来每卖出一辆车相当于要亏损13万元。

 

 

对于蔚来的落寞,市场上早已总结出缘由:首先,产品太贵,而且均为纯电,受众规模小。蔚来价格最低的ET5,目前售价都高达29.8万元;其次,对比友商,蔚来是最能花钱的。造手机、造电池、造芯片、建换电站等,每一项都需要大额的支出,这似乎也是蔚来想维持其高端品牌的调性所必须作出的付出。

一直以来,蔚来都寄托于通过高价卖车,实现整体盈利,但在价格战越演越烈的当下,定位 “高端”的蔚来已然不具备优势。

面对糟糕的业绩,近年来蔚来也屡屡打破曾经夸下的海口:坚持“不降价与高端”。

去年,在多重压力下,蔚来首次在价格上进行调整,全系降价3万元,带动汽车交付量在第三季度回升,但“以价换量”仍难以称得上是其发展主张。

 

 

今年,蔚来则带来了全新的品牌战略,推出了第二品牌“乐道”,不再死磕高端,在内卷的市场里选择走上平民化的道路。“蔚来(NIO)品牌以追求毛利率为先,而新品牌则更多追求销量。”简而言之,乐道诞生的使命是拉升销量,通过销量带来快速规模化。

但这并不容易,其推出的首款产品乐道L60所瞄准的20万-30万价格带,恰好是新能源汽车最红海的市场。对比Model Y、海狮07 EV、极氪001、腾势N7等竞品,乐道L60的功能、配置基本与行业主流车型相差无几,最核心的杀手锏就是BaaS方案和换电技术。

 

 

虽然,换电经常被外界认为是蔚来亏损的“包袱”,但李斌反复强调,换电不是蔚来的包袱,换电服务本身亏损有限。根据李斌在去年12月透露的信息,单个换电站一天60单可以实现盈利,上海地区已经盈利。

此外,蔚来的充换电“朋友圈”正在快速扩大,最近一年蔚来与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等多家大型车企达成充换电相关合作协议。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及多家车企的入局,换电领域持续升温,正成为蔚来的一大杀手锏与品牌标签。

 

 

事实上,在5月靓丽的成绩单下,换电的优势也开始显现。在蔚来 App 社区中,换电几乎受到了一致好评,“换电只有一次和无数次”、“因为换电所以从来没有里程焦虑过”,是大多数车主的真实体验。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蔚来累计建设换电站2414座,其中高速换电站797座;累计建设充电站3832座,22312根充电桩。其中,乐道部分可用的第三代换电站大约为1000座,第四代换电站正在建设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乐道汽车外,蔚来的第三品牌也已在路上。

“第三品牌原计划是在今年第二、三季度发布,产品已经准备好了,但考虑到整个品牌序列问题,就把发布时间推迟到了明年第二季度。”秦力洪表示,第三品牌将在欧洲和中国同步上市。据悉,蔚来三个品牌分别聚焦高端市场、大众主流市场,以及入门级市场,价格定位分别为三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上、十几万元。

 

 

一切,好似重回正轨:换电模式的突破、第二与第三品牌的出现,颇有一丝新势力一哥重返江湖的既视感。

此前,李斌为蔚来定下了2024年的销量目标:即单月最高销量冲刺2万辆以上,年销量目标为23万辆,且毛利率要保持15%-18%的水平。如今,蔚来汽车销量狂飙,全年累计交付6.6万辆,但距离年交付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事实上,蔚来的高光,不在一时的销量,而在转型与布局上的“长期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