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则传闻,将被选择遗忘的北京现代再度拉回到了聚光灯下。

一则,源于股比调整。近日,现代汽车集团被曝出“正着手提高其在华合资公司北京现代中的持股比例,或效仿起亚在新合资公司中的角色定位,谋求获得更多的主导权”。

对此,北京现代方面表示:“北京现代的合资合同2032年才到期,目前没有听说改变股比的消息”。而现代中国方面也表示:“不清楚此事”。

 

 

另一则,与工厂有关。去年,虽然北京现代已将北京顺义地区的第一工厂卖给了理想汽车,但产能过剩的烦恼似乎并未减轻。如今,位于重庆的工厂也被传出了停产。

“北京现代重庆的工厂现在没有产量,大部分工人都在放假。”北京现代一名内部人士表示,重庆工厂从去年12月份就停产了。

对此,北京现代方面回应,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停产的内部文件。

 

起起伏伏

 

在中国市场,这家韩系车企似乎迷失了方向。

无论调整股比,还是重庆工厂停产,这都与北京现代销量的大幅下滑是分不开的。

数据显示,北京现代2021年累计销量约为38.5万辆,同比下滑23%。仅完成2021年设定56万销量目标的68.75%。而这,已经是北京现代年销量“五连跌”了。

 

 

北京现代并非没有辉煌过。

自2002年公司成立以来,北京现代曾跑出过令业界瞩目的“现代速度”,有过连续4年销量破百万的高光时刻。但辉煌史过后,寒冬也来得异常漫长,甚至上演了一场不一样的“现代速度。”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17-2020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为82万辆、74.6万辆、70.3万辆和50.2万辆,同比降幅为28.07%、9.02%、5.76%和28.60%。

短短3年时间,北京现代百万销量基盘成过眼云烟。不仅在竞争老对手本田、丰田赶超下,逐渐沦为二流合资品牌。并且,在所有车企的销量排名榜单中,这个曾经创造过百万级销量的韩系合资车企,也早已跌出车企销量前15名。排在北京现代前面的,不但有几大主流合资车企,还有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多家自主品牌。

 

 

面对北京现代的大起大落,市场上早已有了“共识”:长期以来,北京现代一直以最便宜合资车的定位处在一个舒服位置,在中国汽车市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之后,这一地位便开始动摇,面对自主品牌不断上攻以及日系、德系等合资品牌不断下压的大环境,其已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论售价,自主品牌更实在;论品质,主流品牌更高端。于北京现代而言,输不起,又攻不下。”

同时,频繁的人事调整也加剧了北京现代的进一步没落。

北京现代成立20年来,掌门人已更换了8人,其中有7位任期最长不过一年零四个月。

对此,不少观点认为,频繁人事变动致使品牌缺乏稳定的战略和前行方向,同时,过于频繁的人事变动或加剧了品牌内耗风险。

但市场的反馈,似乎并未敲响警钟。

近两年来,北京现代的人事局面仍在不断动荡。

2021年3月,向东平从北京现代离职;10月,樊京涛去了北汽极狐;如今,曾经北京现代的三大“重量级高管”只剩杜君保还在坚守。

 

北现还有未来吗?

 

韩系车,日渐式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韩系乘用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1.7%。面对这尴尬的数值,北京现代并非没有动作,但无论从产品还是营销端,似乎都难以挽回败局。

 

 

自2020年起,北京现代就开展了积极自救,先后推出伊兰特、全新索纳塔、途胜L、全新一代名图、库斯途等车型,平台、技术等有所加强。但其中,仅有A级车伊兰特能够维持销量支点,其他车型依旧默默无闻。

“尽管轰炸式接连投放新品,但尚无爆款车型,很难拉动整体销量。”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低端车型新款伊兰特上市后成为走量主力,但售价较低,很难为厂家和经销商带来可观利润,而中高端车型第十代索纳塔滞销,也很难带领北京现代重回百万辆阵营。

在传统的燃油车市场,北京现代身上的光环早已褪去;而站在新能源市场上,其前景也不算光明。

 

 

众所周知,现代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无论锂电池还是氢能燃料电池,现代都具备国际领先的技术储备,集团旗下的E-GMP纯电平台,连苹果都想让现代为其代工。

但在国内市场,北京现代不仅未激起太大的浪花,甚至可以说是还未“出招”就节节败退。据悉,在新能源赛道上,北京现代目前仅拿出了两款油改电车型:菲斯塔纯电和名图纯电。不但造型谈不上有多大的创新和变革,就连最核心的续航、性能和安全方面,与同级别车型相比也没有多大优势。按照规划,北京现代在2023年才会推出首款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电动车型。而这,对于决胜未来的新能源领域,已失了先机。

 

 

如今,“工厂停产,股比调整”传闻之下,留给北京现代的时间也已不多。

北京现代总经理崔东佑曾表示:“有一段时间,我们沉迷于过去的辉煌,过早地忘记初心。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一遍,北京现代在过去20年发展历程中做对了什么,忽略了什么,放弃了什么,需要尽快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销量下滑、市场份额缩水、人事动荡等不利因素之后,2022年,北京现代能否打破僵局,对于市场下的传闻,又将给出怎样的答案?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