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则负面新闻?

8月22日,一辆特斯拉汽车在广州某小区地下车库疑似发生自燃。现场的监控视频显示,停在车库的特斯拉轿车忽然从车底冒起浓烟,几秒钟后,火光迅速从车中冒出,监控画面一度被闪光完全遮住,闪光消退后,可以看到特斯拉已经被火包围,火焰也波及到了周边的几辆汽车。

车主称,该车辆起火前半小时,他才将车正常停进车位,当时并未进行充电。

对此,特斯拉官方还未作出回应,但有特斯拉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配合跟进该事件进程,将积极配合消防、物业以及车主的调查,等第三方检测后,才有进一步结果。

 

 

事实上,扉旅汽车梳理信息发现,这是特斯拉今年以来第6次因起火相关的消息登上“热搜”了。前5起分别发生在今年1月、4月、5月与7月(两起)。其中2起为撞击起火、1起为行驶中起火、2起起火原因不明。

不光是特斯拉,据相关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约30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发生起火事件,共计50余起。

 

 

那么,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大部分起火车辆为纯电动汽车,相比于以往起火事故主要发生在充电环节,眼下的起火事故原因分散在静置、充电、行驶、碰撞等多个环节。

若是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自燃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电池和电路。

数据显示,电动汽车起火具体原因目前排在第一的是电池故障,占比33%;其次为交通事故或底盘碰撞,占比15%;用户改装占比12%;电子电器故障占比11%;厂家采用外部货源占比9%。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灵魂”,其安全性当然不可忽视。

据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分为两种,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作为丰田的“心头好”,镍氢电池具有价格低、环保、电流大等特点,由于其电解液是不可燃的水溶液,且蒸发温度高,相对来说不容易引发燃烧。但镍氢电池重量大,体积能量密度比小,并且具有记忆效应,电池长期不彻底充电、放电,易在电池内留下痕迹,降低电池容量。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其并不适合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首选电池。

相比于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再加上无记忆效应的特性,锂离子电池被大众认为是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的不二之选。然而,有利就有弊,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相对更低,除了不耐过饱充,还易产生析锂现象,严重的过充会导致锂电池发热、燃烧乃至爆炸。

因此,针对车辆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的情况,有分析认为,可能是使用了不合规的充电桩,充电桩有可能会输出锂电池无法承受的大电流,从而引发自燃。

 

 

那么针对静置状态下和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自燃原因又是什么呢?

专业人士称,这主要与电池故障有关,由于动力电池的监控、保护策略的不完善、不精准,即使在静置与行驶状态下,也会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碰撞起火的情况,主要由于汽车碰撞会让电池组产生变形,导致电池隔膜被撕裂并发生内部短路,容易因易燃电解质发生泄漏引发起火。

 

 

此外,还有一说法是“开得越多越容易起火”,这主要出现在网约车领域。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原理上看,车辆使用时间越长或使用频率越高,的确出现自燃的几率就越大。

但也有相反观点称,“自燃的几率与使用频次和时间没有强关系,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驾驶员的使用习惯,以及充电习惯都有可能引发电动车的自燃。”

所以,新能源汽车起火到底是否与使用频率有关,目前还不能完全定论。

 

 

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将新能源汽车自燃总结为三种情况——第一,电池前期热管理不足;第二,车辆本身质量不可靠;第三,充电桩与车辆的匹配度不够。

如此看来,要减少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的发生,主要还需提高电池与车辆的质量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