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汽车界,亦是如此。

9月28日,2020北京车展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展区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正式拉开帷幕。看了两天新车的争奇斗艳,今天扉旅汽车小编带你换个口味,看看汽车界的“幕后人”——零部件企业们,在二线默默地讲述着怎样的故事?

 

 

今年的变化,有点大。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就寒冷的车市,更加雪上加霜,而作为汽车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自然也逃脱不了的“被牵连”的命运:行业遇冷,业绩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统计在内的137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仅有53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占比约39%;从净利润表现看,113家企业的净利润为正值,占比约82%;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有68家企业,占比约50%。

这一系列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发展较为艰难。

而今年北京车展的出席情况,更是验证了行业的不景气。

2018年,北京车展企业共有32家零部件企业在新馆布展,而2020年,于新馆中布展的零部件企业仅剩14家,单独的零部件展馆也从2018年的四个缩至一个。其中,曾经的“常客”LG化学、松下、SK、三星SDI、电装、日立、爱信、丰田纺织、弗吉亚等纷纷缺席。

所幸的是,华为、地平线、移远等自主科技类供应商,以及海纳川、五菱工业、精进电动等自主零部件巨头企业则前来补位。

 

 

选手变了,今年零部件展台的“风向”也变了。

汽车新四化,是汽车行业这几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它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企业也正在思考该如何转型,才能在技术迭代中不会被甩下车。因此,在本届车展亮相的零部件展台,更像是一场大型科技秀。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博世,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交通出行的创新性技术与前沿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的燃料电池电堆、智能驾舱是首次在中国展出,而博世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则是首次在全球亮相。与传统硅基材料产品相比,碳化硅功率器件在实现更高开关频率的同时,可以保持较低的能量损耗和较小的芯片面积,还可以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增加高达6%的续航里程。

 

 

而首次参加北京车展的华为,当即成为网红之地。其中,最吸引车企前来“打卡”的莫过于此次展出的多合一电驱动系统DriveONE。

据华为展台技术人员介绍,这是业内首款超融合动力域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电机、MCU、PDU、OBC、DCDC、减速器、BCU七大部件的高度集成,不仅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还将智能化带入到电驱动系统中,实现了端云协同与控制归一。

此外,作为国内车载AI芯片的顶级玩家,地平线为汽车智能化启动了加速引擎、海纳川展示了集成式轻量化电池箱、华阳集团带来了悬浮式智能旋转屏、麦格纳则为车企提供全系统电动车门解决方案,这些零部件企业们,正为自己以及汽车未来,创造新的机遇。

虽然规模小了,但含量高了;战略变了,但更契合当下。后疫情时代,这样的变化,或许是件好事。

最后,扉旅汽车小编想说,当我们在车展上感叹于汽车万能的黑科技时,不妨去看看那些为“升级”不断奔跑的幕后零部件们,“答案”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