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俨然被改写。
2023年首日,新能源市场就给出了2022年的成绩单:其中,夺冠名单并不是曾经的流量明星“蔚小理”,也不是热度飙升的“黑马”哪吒,而是背靠广汽的埃安,以全年27万辆的成绩领跑。
而曾经试图改写“游戏规则”的新势力们,正在丢失新能源“领头羊”的使命。
蔚小理“被挤下”
头部阵营隐有瓦解之势。
2022年,于蔚小理而言,“销冠”二字鲜有涉及,其年终目标也未达标。
按照年初的规划,蔚来2022年销量目标是15万辆,理想是20万辆,小鹏的目标直接定在了“保25万辆,冲击30万辆”。当全年销量出炉时,蔚小理的Flag均未实现,小鹏汽车只完成了12万辆,不到确保目标25万辆一半之数。理想完成了65%,蔚来则完成了80%。
从“蔚小理”榜单来看,12月表现最好的是理想汽车,以21233辆的销量成绩,创下单月最高交付纪录。同时,也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中最快达到月交付超2万辆的品牌。
不过,回首理想汽车的2022年,争议声不断。一方面是高调宣传的理想L9,打出了“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称号,但后续发生了空悬断裂以及诸多低级错误,让理想汽车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另一方面则是理想ONE的“突袭”式停产,导致部分老车主感觉被割了韭菜,集体维权。而理想ONE的突然订单暴跌产生物料和库存损失,直接让理想在2022年三季度亏了8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组织架构正经历变革,沈亚楠离职成为理想汽车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变动。
至此,销量未达标或已在意料之中。
蔚来汽车以15,815辆的交付量在12月排名第二。
其中,基于第二代技术平台的ET7、ES7和ET5三款车型交付量持续提升,总计达1.31万辆,占当月总交付数的83%,这也标志着蔚来一、二代平台车型顺利实现市场切换。
蔚来指出,“越高端的品牌,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越多;越入门级、越大众化的车型,单款的销量将会更高。没有哪个公司仅依赖一两款爆款车型就能获得成功。”据扉旅汽车获悉,随着全新ES8和轿跑SUV EC7在今年上市交付,届时蔚来汽车在售车型将至少增至8款,是蔚小理中在售车型最多的品牌。
在NIO Day 2022结束后的专访上,李斌立下了2023销量超越雷克萨斯的Flag。依此推算,蔚来有望实现交付量20万辆左右,同比2022年增长50%以上。
但2022的Flag未达标,2023年能否一雪前耻?
相比于其他两兄弟,小鹏汽车这一年走的尤为坎坷。
2022年其累计交付量为12.08万台,较2021年增长23%。小鹏今年销量明显低于预期,全年仅完成不到一半,其重磅新车型G9上市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G9是小鹏汽车首款售价超过30万元的车型。但是,因为价格配置过于复杂,上市两天就降价,重新调整定价逻辑。在此之后小鹏启动组织架构调整,何小鹏亲自操刀进行内部整顿,余波至今尚未结束。
如今,来势汹汹的蔚小理,在新能源市场上的光环正一点点褪去。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预计将超过550万台,约较2021年增长一倍。而这也意味着,蔚小理在2022年均未能跑赢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大盘。
谁在“取而代之”?
在新势力排名中,哪吒已经把拿冠军当成了家常便饭。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072辆的交付量稳坐“销冠”位置,实现了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逆袭。7月-11月,毫无疑问是属于哪吒的高光时刻,月月过万的成绩着实羡煞了其余新势力;而年初和年底,哪吒很明显失去了“风火轮”:12月哪吒仅有7,795辆的交付量,在当月垫底。
众所周知,新能源大众车型市场的爆发,让主攻中低端市场的哪吒汽车吃到红利。同时,网约车市场也支撑了哪吒汽车相当一部分销量,但B端销量并不能长期有效。
此外,在业界看来,哪吒汽车的售价与“蔚小理”相差甚远,哪吒V车系售价均低于10万元,而哪吒U车系售价区间则在10万-15万元左右。“哪吒的交付量‘不足为惧’,毕竟价格区间偏低。”
但传统车企新品牌的“攻势”却不容轻视。
今年,埃安的销量可谓一发不可收拾,从年初的万辆左右一路增长至3万辆,并保持稳定。2022年,埃安全年销量为27.1万辆,同比增长126%。在销量超越“蔚小理”的目标后,埃安把自己的瞄准镜对准了特斯拉。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埃安发布旗下高端品牌昊铂的第二款车型Hyper GT,主攻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市场。埃安称,Hyper GT将会“全面碾压” Model 3。
此外,埃安计划在2023年实现50万-60万辆的销量目标;到2030年,埃安销量目标争取突破150万辆。
极氪也爆发了。整个下半年每个月的交付量都在创新高,全年凭借极氪001这一款车,交付了7.2万辆,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目标完成率达到102.71%。
据悉,2023年,极氪还将完成独立IPO的进程,计划最早在2023年第二季度在纽约上市。极氪汽车有着吉利多年的造车经验加持,顺利IPO后,销量也会再创新高。
“事实上,传统车企的供应链较为成熟,多年的深耕,使传统车企的供应链建设的较为完备,和蔚小理等新能品牌相比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在技术上,传统车企不仅在自己孵化,还在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背靠华为的AITO问界,12月交付10143辆,环比增长22.8%。自3月启动正式交付以来,AITO问界系列累计交付7.62万辆。
“新势力不新,旧势力不旧。”
种种迹象表明,在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新势力不再唱独角戏,传统车企撑腰的“创二代”们正快速崛起,夺回前期丢失的市场份额。
2023年,这场新旧之争,将充满更多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