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王”的信仰,正在减弱。

9月21日,宁德时代遭深股通净卖出1.56亿元,为连续6日净卖出,合计净卖出23.07亿元。

进入2022年,宁德时代就涨不动了,股价一路下跌。截至9月22日收盘,宁德时代报价于每股414.99元,总市值10127亿元,距离跌破万亿市值仅一步之遥。

要知道,2021年12月宁德时代股价冲至每股692元的顶峰,总市值超1.6万亿元。相比之下,宁德时代股价回调幅度将近40%。

 

“宁王”不宁

 

宁德时代,依旧以绝对优势占据动力电池市场的头把交椅。

根据SNE Research报告,今年上半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4.8%,创历史新高,远超去年的28%,连续5年牢牢占据着第一的位置。

上个月底,宁德时代交出了一份营收、利润双双大幅度上涨的财报。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1129.7亿元,同比增长156.32%,接近去年全年收入水平(13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这两个核心数据,都显著超出了市场预期。

但没料到的是,资本市场依旧不买账,半年报发布后第一个交易日,宁德时代股价大跌近6%。

 

 

事实上,宁德时代交出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单,主营业务表现十分亮眼,但毛利率下滑却同样引起重视。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的毛利率跌到了14.48%,创下历史新低。二季度情况较一季度有所缓解,毛利率为21.85%,环比提升了约7个百分点,但仅接近2021年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值在2015年高达41%。六年时间,近乎腰斩。

对此,宁德时代在财报中解释称:这背后是其高居不下的成本问题。而成本激增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销售增长带来的成本增加;其二,则是上游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上升。

不过,由于位居产业链上游,宁德时代可以把额外的成本传递给下游厂商,以保证自身利润率。然而行业现实却不允许宁德时代如此做。

 

“去宁化”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我们汽车的40%、50%、60%,并且在不断增加,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不久前在一场活动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一句抱怨,倒出了不少车企们的苦水。

随即,宁德时代的首席科学家吴凯解释称,“我们在盈利的边缘挣扎、非常痛苦。利润往哪里走,大家可以想象。”

但即便宁德时代是“哑巴吃黄连”,车企们也不甘心沦为宁德时代“打工人”,甚至车圈流传着“天下苦宁德时代久矣”。

 

 

“由于宁德时代话语权太大,车企都成了乙方。”

据悉,在与车企合作过程中,宁德时代十分强势。在签订的协议中,车企需要对未来5年至10年的需求作出预估,并提前支付保证金,只有车企按照预期完成每年的额度,宁德时代才会逐年归还这笔保证金。

需要注意的是,保证金的性质类似押金,并非预付款,买电池的钱依然需要另外支付。

有报道称,2019年,蔚来陷入资金泥淖,宁德时代对新造车施行“有钱才发货”原则,有蔚来高管一度拍出房产证明,才说服对方发货。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曾直言,车企要从宁德时代买到电池,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把产线买下来,“没有钱的承诺,是不认真的。”

 

 

事实上,作为主机厂上游供应商,宁德时代的“上位”秘诀正是来自于“主机厂”下的大单。

2012年,宝马选中宁德时代,双方合作为华晨宝马旗下之诺电动车开发动力电池,这是宁德时代的关键一战。

“宝马的要求非常高,能够拿下宝马的订单就是对宁德时代品质的最好背书” 。借此,宁德时代在短短几年内,就与上汽、北汽、吉利、长城等多家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际市场,宁德时代也被纳入大众、戴姆勒等企业的供应体系。

但随着宁德时代一家独大,并掌握动力电池市场定价权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车企联合上演“逃跑计划”,宁德时代的客户结构也在发生微妙变化。

 

 

其中,被新能源车企扶持的“二三线”电池厂商开始逐步崛起,如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企业在短短两年都是获得超百亿融资。而这些新能源电池厂商的背后股东,不仅有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小米等,还包括了上汽、广汽、东风等传统车企巨头。

与此同时,不少车企也纷纷走上了自研自产的道路。一些跨国车企客户如宝马和特斯拉,还在建造自己的电池工厂。2022年4月,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和柏林的电池工厂举办了开工仪式,意味着特斯拉投资了50亿欧元的超级工厂也开始进入生产阶段。

 

 

不过,面临国内客户“倒戈”,更让宁德时代感到压力的可能是比亚迪。

他们算得上“老对手”。早期凭借“赌对”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取代了比亚迪电池一哥的头衔。但去年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以一己之力把磷酸铁锂从边缘化拉回来,回到了主战场。

彼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对外透露,“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向全行业外供,几乎每一个人们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与弗迪电池洽谈合作。

此消彼长之间,比亚迪依靠磷酸铁锂电池翻盘,已经有了几分胜算。尤其是比亚迪汽车自身强劲的增长,以及最大客户特斯拉的自给有望,让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帝国出现了最为现实的威胁。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今年7月份,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宁德时代,以41.9%的份额排名第一,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则为37.37%。

 

 

事实上,面对纵横交错的竞争与压力,宁德时代也在努力寻找解决之法。

“创新是宁德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曾毓群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今年6月,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三代CTP麒麟电池。其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支持实现1000公里续航。目前,宁德时代已经掌握了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CTP以及换电等多种技术路线。

但在激进的争夺之中,创新何尝不是对手们“反超”的武器呢?事实上,暗潮汹涌之下,宁德时代铸造的高墙,已经有了被撼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