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曾料到,第一个倒下的会是博郡汽车。

“活着,真难”、“半年未发工资”、“放弃造车”,进入2020年,这些扎眼的词语总是与博郡汽车一同现身,但缺钱正是当下每家造车新势力的“标配”,而“生死局”的话题也于每月不断“更新”,在行业寒冬中,博郡似乎只是潮流下的一份子,活跃在汽车媒体人的笔下。

不过,一封公开信,彻底打破了这种假象,也将“战友们”拉回了现实,淘汰战真的开打了。

 

 

“博郡汽车决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形成成果和产品,积极对外合作,争取创造正向现金流,并力争带领博郡汽车走出困境。”6月13日,博郡汽车创始人、总经理黄希鸣亲自发声。

而发声之外,博郡还配合着种种“动作”。

就在公开信发布前三天(10日),博郡汽车刚刚召开了一场总监级别以上的内部会议,宣布将成立新公司。

新公司将以较低价格,收购老公司数据、知识产权以及供应链资产,以让老公司获得资金偿还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欠款。这一举措,被员工质疑为“资产转移”。

而两天后(15日),博郡汽车宣布造车失败,将出售车型平台等核心技术;同时宣布全员待岗,待岗期间发放生活费2480元/月。

不出意外,博郡汽车将是国内第一家正式华丽宣告“死亡”的造车新势力。

 

一地鸡毛

 

热闹之后,前途难料。

从2019年5月开始,博郡汽车一直频繁传出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变相裁员、融资困难等问题,身陷其中的人们,期盼着早日翻身,一旁的看客们,则在为博郡汽车数着倒计时。

 

 

1200多天,“汽车工程师”黄希鸣的造车梦,碎了一地。

“博郡汽车的创立,响应了中国汽车行业新发展的时代机遇,我也有幸找到了一批汽车行业与商业领域的资深专家,组建这样一家工程师文化的汽车创业公司。”在黄希鸣的致歉公开信中,工程师文化依然是其强调的造车基因,只不过语境之下,更多的是失落。

2016年,以技术立身的博郡,有着别样的清高。

“我不认同没有200亿不能造车的说法。”黄希鸣言语中透露着藏不住的高傲与不屑。

但显然,初入茅庐的博郡对新能源产业烧钱的力量“一无所知”。两年时间,博郡汽车投资超百亿,在底特律、上海、南京、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以及在南京、临港产业区建设纯电动整车制造基地。

在车市寒冬中,动辄百亿造车的地主家都没余粮的情况下,一心扑到技术上错失机会的博郡,很快,尝到了“没钱”的苦果。

在一份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博郡汽车全年营收5700万元,净亏损4.79亿元,早已资不抵债。

 

 

而融资之路,博郡汽车也走得跌跌撞撞。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博郡汽车共完成6轮融资,从去年6月至今没有任何融资项目。此外,除了在2019年6月,博郡汽车公布了由浦口高投、园兴投资、银鞍资本等投资的25亿元外,其余5次的具体融资数额未对外披露。

去年,博郡汽车曾与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签订融资协议,分别出资15亿元、10亿元。但迟迟未到账的资金,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司是被融资不畅硬生生拖垮的,如果一切按部就班,根本不会出现后面的情况。” 博郡汽车一名副总裁如是说。

事实上,即使钱能到位,博郡汽车,也难以为继。

早在去年,博郡内部就上演了着一场“自上而下”的告别,如果说底层员工只是因为薪资问题,而陪伴在黄希鸣身边的创始人们,或预见了未来,亦或看不见希望,也均纷纷选择了出走:2019年9月,公司002号员工、创始人、营销副总裁张天离职;2020年3月5日,博郡汽车市场营销和销售副总裁陈曦离职,加盟奇瑞汽车EXEED星途品牌;2020年3月9日,从领克刚刚“跳槽”才数月、担任博郡汽车市场传播总裁的张震也在其微信“朋友圈”正式发布消息宣布离开博郡。

 

 

在一个“只闻其声,终不见车”的车企,离开或许是最佳选择。

事实上,在去年上海车展上,黄希鸣也曾带着自家车型现身,骄傲且自信地憧憬着美好未来。“iV6将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综合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iV7则定位电动旗舰SUV,综合续航里程为700公里,全系对标特斯拉Model X。”

按照博郡的现定计划:首款车型iV6将于2019年底在天津夏利生产,2020年一季度开始交付。这款电动SUV的售价区间在25万-30多万,销售渠道则是“经销商加盟+直营”两条腿走路。

然而,规划无一实现。至今博郡iV6没有开启预售,量产更无从谈起。

4年时间,无车可卖的车企,早已没了存在的理由。

曲终人散,博郡亲手推开了消亡的大门。

 

祸及他人

 

“彻底把窗户纸捅破了”。

早在去年5月份,博郡汽车就因欠薪、不发年终奖而被员工起诉,拖欠薪水员工多达800余人,数百位员工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没有领到工资。

今年3月,博郡汽车又被曝出要求员工自缴社保,除了个人缴纳部分需要自掏腰包,公司缴纳部分也要员工自己承担。

不光如此,博郡汽车还拖欠供应商上亿元款项。扉旅汽车获悉,博郡汽车从2019年2月开始拖欠供应商款项。供应商力昌(上海)信息柜制造有限公司2019年就将博郡汽车告上法庭,要求偿还近450万元的货款,但博郡汽车没有能力支付。

 

 

博郡倒下,局中人买单,本在意料之中,而“错付”的一汽夏利,却一时 “缓不过神”。

2019年9月,一汽夏利宣布与博郡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一汽夏利以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持股比例19.9%;博郡汽车以现金出资20.34亿元,持股比例80.1%。可以说,对于合资公司,一汽夏利拿出了几乎“全部身家”。

然而,早已“囊中羞涩”的博郡汽车,并不具备接盘的实力。

根据双方约定,博郡应于合资公司成立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30天内,向合资公司缴付首期出资10亿元现金。不过,今年1月一汽夏利曾发布公告称,博郡仅向合资公司打款1410万元。

时隔半年,博郡承诺的10亿首期款仍未到账。

更惨的是,协助天津博郡申请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后,一汽夏利将不再具备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将无法继续从事整车生产业务,成为一个空壳公司。没有燃油车,也没有电动车,一汽夏利自然就没有业绩。

“听说一汽准备起诉博郡了。”双方的合作,正在走向最差的方向。

回首创立之初,天津博郡被认为有助于一汽夏利盘活资产消化闲置产能,南京博郡作为造车新势力则顺利拿下生产资质加速量产,互相可望实现双赢。

只可惜,双方的美好,都将止步于博郡的落幕。

 

 

“好似一场烟花,瞬间绚丽至极,随后四散尘埃。”

从资本狂欢到急速降温,一场关于造车新势力的造车梦就此破碎。

“500家造车新势力,存活不超过3家。”而这3家似乎也早已被“头部选手”蔚来、小鹏和理想所预定,不,威马也在一边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