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汽车圈第一个瓜,出自于新能源汽车的超长续航。

在蔚来抛出固态电池这个“期货杀器”没多久,广汽祭出了石墨烯电池,其宣传重点都在于续航超过1000公里。

这引发行业巨大争议:这是一场电池技术的革新,还是车企宣传的噱头?

“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一千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地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1月1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表示。

而此番言论一出,各车企频繁出现的“黑科技”顿时失去了原本的“光彩”。

 

百花齐放的泡沫

 

先有特斯拉的降价,后有黑科技的上新,今年的新能源市场,热闹之下,火药味渐浓。

 

 

“不用等到明年,让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

1月15日,广汽埃安官宣了一项即将发布的全新动力电池科技——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即将量产搭载。并对外宣称,该电池可在8分钟充满80%的电量,NEDC续航超过了1000km。

然而,一时激起千层,1000km的续航却成为了专家眼里的“不可能”。

对于引发的争议,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百人会论坛上“对号入座”,并给予回应称:“欧阳明高院士的意思是又要快充、还要续航长、还要便宜,不现实。1000公里我们也可以8分钟充满,但是要同时配套相应的充电桩。今年广汽1000公里续航(车型)肯定要推出,快充(车型)也肯定要推出。但技术和推广是两个逻辑。”

1月18日,广汽集团更是发布公告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已按计划开展实车测试,并预计于本年内分别搭载在广汽埃安现有 AION V 和 AION LX 车型上。

直白点说,也就是NEDC续航1000公里的电池、8分钟可充满80%的电池和通过枪击实验的电池,并不是同款。

显然,技术和推广是两个逻辑。

 

 

不过,无独有偶,近期关于长续航以及快充的宣传在行业内并不鲜见,似乎正成为了一种“技术示威”。

1月9日的NIO DAY 2020上,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发布了一款采用了“无机预锂化碳硅负极”技术的150kWh“固态电池”(实则是一种添加少许电解液的类固态电池),并称新车型搭载该电池后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

但受限于技术、成本瓶颈,150kWh固态电池需待2022年第四季度才能对外交付。

随后,由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浦东张江高科合资成立的智己汽车在1月13日发布了两款新车,搭载着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掺硅补锂”技术的动力电池,最大续航里程也超过1000公里,并且20万公里零衰减。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提到,宁德时代正在开发BEV电池包,可以实现超过1000公里续航、10分钟快充充电、16年20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基本可以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和寿命焦虑。

 

 

一时间,1000公里电池开始成为新能源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更先进的电池技术无让车企在新能源市场掌握话语权。有业内人士指出,“就像车企推出的概念车一样,上述车企推出的电池技术也可以认为是‘概念电池’,一方面向市场宣布‘我有这个技术,并且已经开始实施’,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树立很高的品牌形象,让自身在业内拥有话语权。”

不过,亦有观点认为,“目前的技术很难做到同时兼顾速充、低成本和长里程,而1000公里续航里程概念的提出,只是为了减少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和点燃资本市场的热度。

 

技术追赶的焦躁

 

“1000km续航”之外,石墨烯也成为该事件主角。 

扉旅汽车小编在此科普一下,何为石墨烯?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它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王”。

石墨烯应用在电池上,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做导电剂,二是做电极嵌锂材料。而这种新的电池不仅能压缩充电时长,还能提高电池容量。举个例子,手机厂商用上了石墨烯,意味着可以将支撑手机“通话两小时”的充电时间缩短到无需“五分钟”。

在汽车领域,石墨烯应用也大有可为,可为超级快充电池、车身轻量化、燃料电池等领域带来重大的技术突破。

 

 

事实上,自2014年起,广汽集团就开始了对石墨烯技术的研发。2020年5月,广汽埃安称,已经完成"超级快充电池"的测试工作,并搭载整车进行了装车大功率充电测试,电池寿命和安全性均已达到使用标准。

而在此次广汽宣称的石墨烯电池中,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透露是在811和622三元锂电池的基础上通过增加1%~2%的石墨烯正负极材料,作为导电剂辅助实现"充电8分钟续航1000公里",提高电池的充电速度、能量密度以及续航能力。并且,与常规锂电池相比,整体电芯成本只高出5%~8%。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石墨烯电池的长续航和快充优势,从技术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还停留在实验室层面,实际应用效果仍取决于企业技术水平,“能否使车辆实现1000km续航有待验证。”

 

 

如今,新能源电池俨然成为了各家车企间竞争的“拐点”,但相比宣传上的“黑科技”,真正实现量产搭载才是关键。

“2020已经够艰难了,2021又开始流行‘技术期货’真香,搞研发似乎越来越容易了,只要有个实验室样件(甚至还没有),PPT一发布就世界领先中国第一了,资本也趋之若鹜。行业充满了浓浓的肥皂泡味,是福是祸?做技术还是请尊重牛顿定律和发展规律,否则让世界笑话。” 

面对口头上的技术大跃进,近日,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在其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则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