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终于揭晓。

9月1日,小米方面宣布,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为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出任法人代表。

然而在当天,大众最关心的注册地信息却没有被透露。随后9月2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系统才显示,小米汽车注册地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意味着为期数月的小米汽车落户“争夺战”或将落下帷幕,小米汽车最终将落户北京。

 

 

今年3月30日,小米集团方面正式宣布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在这之后的几个月里,小米便一直在积极推动造车计划。以董事长雷军为例,其宣布进军汽车行业后,便频繁出入上汽、北汽、长城、比亚迪等多个主机厂进行沟通交流。

与车企交流之余,小米汽车团队也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调研访谈达2000余次,并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投资了纵目科技、禾赛科技、赣锋锂业、蜂巢能源等公司。

同时,小米汽车也在加速招揽人才。8月25日,小米集团总裁、代理CFO王翔表示,自启动造车事项至今已收到超过2万份简历。据了解,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团队已组成了约300人的团队。

 

 

除了小米造车这件事本身被各界讨论之外,小米汽车的落户事宜也格外受人瞩目。

此前,北京、上海、武汉、合肥等地都有传出和小米汽车在谈判的风声,花落谁家,成了一个被大众希望迫切解开的迷,一时间谣言也开始甚嚣尘上,除了上述四座城市,深圳、重庆等地也都被传或成为落户地“候选人”。

对于各种猜测,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表示,“以上所有均非事实,一切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大家转而告知切勿轻信。”

直到昨天,落户北京的答案才终于浮出水面。

有专业人士分析,小米落户北京可能主要是人才优势的原因。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汽车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高度和密度,尤其是自动驾驶行业,高素质人才在技术突破阶段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城市竞争角度来看,武汉等地对人才的吸引,显然没有北京和上海高。从研发的角度看,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智能化研发核心人才,相比于北京,其他城市是处于劣势的,虽然也都大学云集,但是却都并没有在这方面体现出人才优势。

反观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都是国内主要的自动驾驶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扉旅汽车梳理信息发现,其实,为了争夺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企业的落户地,各个城市之间向来竞争惨烈。

从堪称“PPT造车鼻祖”的乐视汽车开始,上海与湖州便展开了“争夺战”。2018年,特斯拉的落户地更是引发了广州和上海之间的“疯抢”。再后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崛起,城市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尤其是2020年合肥与蔚来带来的启示,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去年汽车行业最华丽的一场“演出”,其双方的互相成就之下,合肥俨然成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军城市,蔚来也从濒危到盛极一时,股价上涨十数倍。

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使是“倒霉蛋”FF,都还有地方政府曾经想去碰。更何况百度造车和小米造车这类“香饽饽”,引发“疯抢”意料之中。

 

 

在国内未来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竞争格局中,北京有小米汽车,这是首都错过了蔚来和集度汽车(百度智能汽车品牌)后争取到的新“火种”;上海有特斯拉、智己汽车和R汽车;广州有小鹏汽车和广汽埃安;合肥凭借蔚来与江淮大众也会占有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深圳有比亚迪,宁波有吉利极氪……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淘汰赛”和“晋级赛”会越发激烈,哪个城市的哪个品牌会一直站在舞台中间,是品牌的命运,也牵动着城市产业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