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兵买马到收购工厂。

这一次,关于滴滴造车的传闻,正变得更加具象且清晰。

“北京、深圳高级经理年薪50万元起,滴滴已经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研发体系”。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滴滴造车计划或于今年公开,并计划于明年6月交付新车;滴滴造车业务代号为“达芬奇”,目前团队规模约为1700人;为获得造车资质,滴滴计划收购国机智骏位于江西赣州的工厂。

与此同时,滴滴还准备了两手牌:第一个面对C端市场,代号C1为滴滴的自研产品,是一款15万元左右的纯电紧凑型车,定位可能与广汽埃安AION S相近。

另一个则是面向B端市场,目前也在开发第二款面向网约车市场的车型,代号为D1Light。这款车是基于目前比亚迪D1开发的轻量版,未来计划投放给花小猪使用,依然由比亚迪代工生产。

不过,截至扉旅汽车发稿时,滴滴尚未对造车一事进行回复。

 

野心乍现

 

“滴滴坚决不造车,也不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滴滴的核心能力就是服务好用户,服务好车主,在大数据和技术上不断投入和突破。”

2018年4月,滴滴的创始人程维将中国汽车圈中31家来自整车制造、零配件供应以及电池领域的行业巨头召集在了一起,成立了“洪流联盟”。彼时的他,或许只为寻得汽车圈更多的盟友,毕竟他的野心只为出行。

 

 

然而,尽管不造车的诺言已经许下,但近年来多个造车相关计划的推进,反而让滴滴与造车渐行渐近。

2018年,滴滴和理想汽车达成合作并成立了合资公司桔电出行,双方还合作研发一款用于网约车出行的MPV车型,不过因各种原因未能量产。

2019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底正式推出了联手打造的定制版网约车D1。2021年3月,D1正式上市。伴随着D1面世,滴滴不再是外界熟知的单纯的网约车出行平台,而是成为了给用户提供美好出行服务的出行运营商。

 

 

不过,D1的投放并不顺利。数据显示,D1在去年的交付量仅有10176辆,远远达不到滴滴所预期的5万辆目标。

“对于这样的结果,主要是滴滴没有办法掌握造车主动权。”彼时,有传言称,滴滴和比亚迪合作制造D1时,付出高额成本,但在供应链上话语权很少,不过这一消息未经证实。

或许,正是这两次不那么美好的合作,让滴滴埋下了的“自我造车”的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投身造车领域,这个昔日的网约车霸主手中有一张“王牌”,即滴滴自动驾驶部门。

早在2016年,滴滴开始组建自动驾驶团队,次年在美国加州设立首家海外AI实验室,2018年将自动驾驶部分升级为独立公司沃芽科技。而截止目前为止,滴滴已经获得上海、北京、苏州、合肥、美国加州等地的道路测试牌照。

按照滴滴的规划:在2025年,滴滴将普及100万台D1并搭载自动驾驶技术;2030年,滴滴的定制车甚至将去掉驾驶舱,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布局,滴滴早已涉足于整个智能汽车的上下游产业链。除了直接宣布造车之外,似乎其他与汽车有关的业务,滴滴几乎都做了。

 

胜算几何?

 

到底还是亲自上场了。

“滴滴加入造车大军,并不是令人意外的事,毕竟造车是出行的关键一环,而滴滴在出行上下游广泛的布局,就差造车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出行闭环。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出行巨头,滴滴布局造车有其先天优势的。经过多年运营的滴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出行用户、道路和司机等数据。此外,在车服业务领域,还聚集了小桔有车、养车、二手车、充电加油等业务,均可为其造车提供支撑。

据悉,滴滴平台的月活跃人数高达4亿人,掌握着巨大的流量入口,这些优势都是传统车企和其他跨界造车企业所不具备的。

 

 

但即便如此,滴滴下场造车也并非易事。

首先,资金方面。蔚来CEO李斌曾公开称,没有200亿元不要造车。小鹏汽车完成A+轮融资后,何小鹏也曾感叹:“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

而滴滴的日子似乎并不宽裕。虽然上市了,但目前市值不足180亿美元,并且持续巨亏。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达到了496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335%。如今,兵马未动时,粮草却有些捉襟见肘,不免为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其次,市场竞争。当下的新能源赛道,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诸神之战”。

近年来,加入造车领域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并不在少数。在滴滴决定造车之前,百度、小米均已宣布造车立项,互联网大厂之外,富士康、恒大、宝能也早早涉足新能源汽车,试图在新能源变革的时代中分一杯羹。

据传闻称,滴滴将打造定位于15万元级紧凑电动轿车。这是国内最主流的汽车销售细分市场,也是竞争厮杀最为激烈的战场。不仅要面临同价位新能源品牌竞争,也要面临燃油车竞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雷军也在直播中透露,小米汽车未来的价格区间也可能就在10-30万元。

可以预见,等待滴滴的,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赛场。而最终,滴滴造车的这艘“达芬奇”号,能否如遇而至,未来又将开往何处,不得而知。

对于滴滴而言,造车不难,但能否立足于造车市场,更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