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彩蛋,成为今日的主角。

9月24日,长城汽车正式对其耗时一年所开发的大禹电池技术进行“揭秘”:变堵为疏、超百搭、最严验证,几组神秘的关键词也一一浮出水面。

 

 

“机会,只有一次。”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又一次善意提醒,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

但何为优势?与传统汽车三大件不同,新能源汽车的答案,或许只有电池二字。

而关于电池,向来只有两个硬指标:续航和安全。

如今,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续航里程已经能够满足远途出行,并且随着充电桩的普及,充电问题也在逐步得到缓解。但电池安全问题,仍然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燃、爆炸问题,不断发酵着关于电动车电池安全与否的讨论。目前来讲,电池电芯无法做到完全防止热失控,所以企业一般会从别的角度考虑电池防火的问题。

 

 

而大禹电池,则是长城汽车交出的解题思路:既然动力电池发热的问题难以解决,那索性就用另一个思维,将它的热量排出,达到安全的目的。

“大禹电池既是一整块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又不仅仅是电池。准确的说,这是一整套电池系统安全技术。” 在品鉴会的开场,长城汽车动力电池设计总监曹永强便抛出了核心。

之所以用“大禹”命名,是因为长城用了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理念。它改变了传统以堵为主的电芯控制技术,将热失控后产生的气火流按照设计通道安全疏导出电池包外,该技术可解决热失控起火和爆炸问题。

整个流程大概分为八个方向,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

简单理解为,在电池故障发热的情况下,先将它关闭在一个匣子里,保证的热量不会对周围电池影响,其次将热量“疏导”,接着通过换流走到最后灭火,加上冷却系统的作用,就能达到不起火、不爆炸的效果。

 

 

不过,汽车制造商研发电芯技术,长城汽车并非业内首创。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企业以“不起火、不爆炸”为宣传点推出了各类动力电池,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等。只是,大禹电池与友商之间,又有何不同?

“大禹电池技术与比亚迪刀片电池、广汽弹匣电池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大禹电池技术更像是一个平台,可以兼容不同正极材料配比,如三元811电池、6系、5系电池,甚至不同材料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对长城汽车未来十分广阔的电动车型布局,其还可以灵活提供不同能量的电池包,适配不同设计续航里程的车型产品。”

曹永强表示,根据不同车型定位、产品特点,大禹电池技术可以使长城汽车十分宽泛的在市场主流电芯材料中进行选择,在不同电量之间进行选择,更好的平衡设计研发成本,从而在终端销售上更具竞争力。

 

 

在试验方式上,大禹电池也没有选择针刺试验,而是选择另外一种同样符合国家规定的测试方式——加热。

据悉,针刺实验并不全面,因为一次只扎一个电芯,没有考虑电池包内相邻模组的互相影响。而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池热失控往往都是“一传十十传百”。

因此,在长城的实际测试中,其使用了三元811高镍大容量电芯,同时加热两颗电芯连续触发热失控。通过视频可以看出,大禹电池在连续三次多个电芯聚集发生热失控时,监测部位最高温度已达1037℃,电池包内气压最高16Kpa的情况下,依然保证了不起火、不爆炸的过硬安全性能。与此同时,通过尾部安全位置的灭火盒设计,还成功将外溢烟雾的最高温度控制在100℃以下,避免对周围产生二次伤害。

 

 

不过,“实战”才能见真章。

在品鉴会上,扉旅汽车获悉,大禹电池技术将于2022年全面应用,作为下一代全新动力电池,搭载于长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系列车型,首搭项目为沙龙品牌第一款车型。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禹电池技术超60项专利,将对全社会免费开放。

投入巨额的钱财去做研发无疑是想提升自家车型产品实力,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但长城汽车却选择将电池专项技术公之于众,能够带来什么?以“技术”换市场,或许是个不错的打法。不过,至于公开后的专利是由其他企业随意取用,还是需要和长城汽车合作使用,目前官方还未公布。

 

 

从“挺得过明年吗?”到“机会,只有一次。”

看似谦顺的背后,实则充满对于未来的野心。在品鉴会现场,长城汽车再次提及了其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与目标: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力争2045年全面实现碳中和。长城汽车也成为首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而野心之下,“技术”往往是最佳的赢牌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