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高位,最是不易。

8月2日,2023《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北汽集团以4525.9亿元营业收入位居榜单第193位,连续11年入选榜单,高质量发展实力再获印证。

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团实现整车销售81.9万辆,同比增长22.2%,跑赢大盘十余个百分点,整车产销、营业收入、利润实现全面增长,达成竞争性增长的阶段性目标。

 

乘商并举,自主合资齐进

 

“造好车”是初心,是主业,更是本分。

在价格战蔓延,技术不断内卷的汽车市场中,北汽集团始终稳健前行。

2023年,是北汽集团将改革红利转化为业绩成果的关键之年。随着三年改革创新的深耕和“聚焦主业、减量提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党建引领”五个发展举措的扎实落地,北汽集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其中,自主板块业务是北汽近年来的重头戏,不仅动作频频,且成效满满。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团自主乘用车销量7.12万辆,同比增长108.4%。其中,油车、电车、越野车同比分别增长204.9%、63.3%和32.5%。

而业绩的爆发背后离不开极狐和北京两大自主品牌在技术、产品、品牌上全面焕新:今年以来,极狐落地场景化造车,推出了全球首款智能亲子车考拉;极狐森林版正式上市,首创“森林氧吧”模式,带来健康的驾乘环境。根据规划,极狐汽车今明两年将陆续推出7款新品,并加大力度拓展销售渠道,以对产品上量起到推动作用。

而北京品牌则在今年上海车展上焕新品牌战略,围绕“家庭、户外、乐趣”构建全新价值,涵盖多元级别、多元动力主流产品矩阵,传承“越野世家”传统持续领跑越野细分市场。

 

 

同时,合资板块继续发挥核心支柱作用。其中,北京奔驰代表着首都汽车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拥有前驱车、后驱车、电动车三大车型平台,以及发动机与动力电池工厂,实现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与整机的出口,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现代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第一个汽车合资企业,累计产销超过1100万辆。

 

 

在商用车领域,北汽集团的战绩更是亮眼:北汽福田在商用车行业排名第一,市占率逐年提升,连续12年位居商用车出口第一,全球产销量累计突破1100万辆,并全力提速新能源发展。

数据成为最直观的论据:从今年2月份开始,北汽福田便以绝对优势领跑,上半年整体以9万多辆的优势,与第二名彻底拉开差距。据悉,今年北汽集团又一商用车布局——北汽重卡在常州按计划投产上市,进一步夯实了北汽在中国商用车行业的领军地位。

而整车板块之外,北汽集团的零部件板块、服务贸易及物流板块企业在助力主业、服务主业的同时,自身实力不断增强。海纳川位列《美国汽车新闻》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第40位、上榜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第2位。北汽鹏龙位列“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第9名。

 

科技创新,向新向上进阶

 

产品是果实,技术是根基,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北汽集团的灵魂所在。

近年来,北汽集团把科技创新放到战略高度,将掌握核心技术作为竞争力打造的主线,加快推进三电、氢燃料、智能网联、整车架构等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实现部分关键技术在行业中的领先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集团不仅高屋建瓴的完成技术战略布局,更让技术直切用户痛点需求,以“暖科技”切实提升用户智能驾乘体验,让用户都可以看得见、玩得转、闭眼入。

 

 

根据扉旅汽车梳理资料显示,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行者,北汽掌握了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三电核心技术和全新整车平台正向开发能力。北汽新能源是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中唯一一家入选的新能源整车企业;上半年,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在多城市开通城区智驾导航辅助,荣膺史上最严格的C-NCAP最高“五星级”安全评价;自主电子电气E/E架构许可美国公司使用,开创了我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对国外输出的先河;北汽福田打造“智蓝”技术品牌,加速构建商用车绿色交通全场景专业解决方案。

在北汽眼里,造车要坚持长期主义,看谁能够走得长、走得远。“只是简单的打价格战,没有持续的投入,没有持续的资源支撑就会面临淘汰。”据北汽透露,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未来五年,将投入超过500亿元用于研发创新。

 

 

而创新不仅实现了北汽“为用户造好车,让用户开好车”的价值创造,也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力。践行“BLUE 卫蓝计划”,北汽持续落实技术降碳、产品降碳、制造降碳、低碳生态四大行动。目前,北汽集团已拥有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3家A级环境绩效企业;福建奔驰已达成生产碳中和,成为福建省第一家100%使用绿电的生产企业;预计到2025年北汽集团将建成零碳工厂。

 

 

独行快,众行远。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北汽集团还坚持开放合作,将自身融于更大生态,不断聚集北京为主、辐射全国、拉动世界的产业集群效应,收获了更大势能:

一方面,北汽的“朋友圈”一直在不断扩张,麦格纳高端智造、华为智能车机等合作案例,已然成为业内标杆。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团还先后与博世、伯特利、地平线、宁德时代等企业建立并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联合北京市属企事业单位协同发展,与首钢、首旅、北工大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车辆采购、智能驾驶、芯片搭载、资本运作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另一方面,北汽也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在东南亚、中东、中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等地,带有“BAIC”标识的燃油车、电动车已成为一张张移动的“中国智造”新名片。同时,北汽福田推进海外市场纵深布局,累计出口近80万辆,在海外8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超过1200家,并建立20余家海外KD工厂,持续在欧洲、泰国等战略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智利、哥伦比亚、菲律宾等多个区域市场成为商用车强势品牌。

 

 

勤耕不辍,精业笃行。

一路走来,北汽集团始终践行“造好车、卖好车”的承诺,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稳定节奏。而连续11年上榜世界500强,也足以印证了北汽集团长期发展下的韧性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