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总无常。

12月24日,圣诞前夕的平安夜。

日本街头,如期迎来了节日的那份热闹。

日产汽车,却意外送走了一员务实 “老将”。

“我深爱日产,但很抱歉没有完成公司的业绩复苏工作。”

离别之言,有些伤感。

这一天,现任日产副首席运营官关润(Seki Jun)宣布,将于2020年1月离职。

他的下一站,将去往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这是一家总部位于京都,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和精密电机的公司。

在那里,他将出任其在日产汽车始终无法触及的身份——“话事人”。

 

一位忠诚的 “老日产”

 

一场毅然的诀别。

现年58岁的关润,离开了效力33年的日产汽车。

 

 

鲜为人知的是,他的人生目标原本是做一名飞行员,并且从大一开始就参加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可惜在1982年,他的视力突然下降,最终无奈放弃自己的梦想。

但,飞行员身上独有的果敢和精准的判断力,却在他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1986年,关润进入日产汽车驱动生产技术本部,从一名普通工程师做起。

29岁时被派往英国日产,在英国桑德兰待了3年,这是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成长”。

2001年,关润作为驱动生产技术部主管被派驻北美日产,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坎顿市待了4年半。

不过,让他成长最快,受益匪浅的,则是在中国的那5年。

2013年,关润被派遣至中国。

初来中国时,关润做了一次简短的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虽然是日本名字,但的确很像一个中文名,这或许注定了我要在中国渡过一段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亮相中,一张棱角分明的脸,让关润初看有些严肃,但大多时候都写满笑意。

因为Seki的发音接近英文的Sexy,私下里,大家喜欢开玩笑地叫他“Sexy 桑”。

但,工作中的关润给人们更多的却是“Spurt冲刺”的感觉。

 

 

在中国,关润是继中村克己、中村公泰之后的第三任东风有限的掌门人。

与前两任相比,关润任职期间的工作内容明显增多。

接任东风有限总裁之时,中国市场的处境已经渐显狰狞——钓鱼岛事件给日系品牌蒙上的阴影仍未褪去;东风日产冲击百万辆销量目标未果;启辰自主品牌如种子般刚破茧而出;东风汽车股份则陷入亏损泥淖。

复杂的境况,给了关润一个大大的下马威。

但飞行员身上的特质,让关润在深度解读中国市场后,交出了一份“无可挑剔”的成绩单。

2013至2017年,关润履职期间,日产汽车迎来了在华高歌猛进的时代。

扉旅汽车整理相关资料获悉,2015年,日产在华业务首次突破百万辆,并在2016年和2017年持续保持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日产汽车在华销量成功超越15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累计销量达到151.97万辆,同比增长12.2%。

在东风有限的“关润时代”下,他希望在他的带领下,能够让东风有限越来越好,早日进入车企“A阵营”。

5年间,关润将日产汽车在中国销量提升了25万辆,其中东风日产贡献了近20万销量增长。

面对如此成绩,有人质疑,关润只不过是赶上了好时候。彼时, 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急速增长。

但时代终究只会照顾“有准备”的人。

在东风有限5.3万人中,成长最快的就是关润。

“在他过去5年的管理期内,日产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和生产业绩屡破新高,并在2017年取得了超凡的表现。”离任之时,日产汽车首席绩效官何塞·穆诺兹如是评价。

关润则洋洋得意地说道:“我创建了迈向下一个时代基础。”

 

一场注定的离别

 

然而,关润的得意,并没有时常伴其左右。

汽车圈内,人事变动,常有发生。

只不过,关润的这一次离职来得太过突然。

事实上,从12月1日关润正式履新,到提出辞职,仅过去了短短24天。

职场之中,无非名利二字。

关润表示,离开日产 “并不是钱的问题”。

事实上,离开日产他将受到经济上的损失,因为日产目前已经给了他丰厚的报酬。

此次出走,或与落选日产CEO一事有关。

今年9月,步随戈恩之后的日产掌舵者——西川广人因涉嫌隐瞒薪酬,正式官宣“下课”。

关润的名字,出现在继任者候选人名单之中,并被外界视为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然而,一场关键的面试之后,看似胜券在握的关润却惨遭淘汰。他的“后辈”内田诚最终胜出。

 

 

日媒报道称,这一切的幕后主导人正是雷诺。

近年来,日产在“日产雷诺三菱”联盟中对销量和利润的贡献最多,但销量表现较弱的雷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走进位于横滨的日产汽车总部,坐在独立办公室里的全是外国人,日本人都要向外国人汇报,氛围极其压抑。”

日产内部因此长期存在不满,期待新的领导人能将其“从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在日产内部某一股势力看来,关润极有可能成为带领日产摆脱雷诺控制、改变这一不对等局面的“关键先生”。

或许,正是这份“关键”,让关润在竞选中“一役败北”。

据报道,日产CEO人选最终尘埃落定前,雷诺董事长盛纳德参与了这一职位的最终筛选。雷诺拥有日产43.4%的股份,得到雷诺的支持,是成为候选人赢得CEO职位的关键。

根据日媒报道,在与盛纳德面谈时,关润与其发生争执,并在会后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与法国人存在分歧”。

最终,内田诚爆“冷门”,成为日产新任CEO。

一位日产内部人士表示:“雷诺方面认为内田诚比关润更容易控制。”

甚至有人直言,他担任CEO是“雷诺的胜利”。

“与内田诚相比,在集团内部资历更深的关润更受到基层员工的喜爱和信任,且更具领导风度。” 有部分日产内部人员如是说。

与此同时,外界也认为关润作为一名汽车制造高管拥有更全面的经验。

扉旅汽车梳理发现,内田诚是关润的“后辈”,内田诚此前掌管中国区就是继任关润的位置。

日本企业一般比较崇尚辈分文化。

如此格局,已为关润的离开埋下伏笔。

关于辞职,关润否认是因为没有得到CEO的职位。

他表示:“我今年已经58岁了,这次机会我真的无法拒绝。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领导一家公司的机会。”

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关润在巴黎工作了一年后回到日本,随即就被猎头公司联系。

早在今年4月,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向他正式扔出了履新首席执行官的橄榄枝。

那时的关润,或许更期许于老东家的“晋升”,双方并未深入沟通。

直至10月8日,日产任命通知公布后,猎头再次与之接触。

这一次,他有了不一样的选择——出走日产,加入电产。

任职了33年的日产,终究没有给出,让他留下的筹码。

 

一个充满变数的日产

 

对于关润来说,离开是一次获得实现理想的机会。

对于日产而言,失去却是一次充满着变数的考验。

如今,深陷泥潭的日产显然经不起更多的“折腾”。

自去年11月,前CEO戈恩被捕以来,日产汽车利润暴跌,股价蒸发近三分之一。

近一年时间里,整个集团都笼罩在清洗与内斗的阴影中,高层频因薪酬丑闻落马,内部管理问题暴露无遗。

12月初,内田诚上任,在记者招待会上呼吁,希望能营造一个全体职员都朝同一方向努力的风气。

12月末,关润退任,对这一期许的最大嘲讽。

长久以来,内部的混乱让日产焦头烂额;

如今,外部的局势也变得十分严峻。

 

 

今年第一和第二财季,日产汽车销量与利润双双下滑,日产汽车将2019财年的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下调了35%,很可能创下过去11年来最糟糕的全年业绩。

扉旅汽车查阅最新数据显示,日产汽车10月全球销量约为40.6万辆,同比大幅下跌了9.2%;1至10月销量为430万辆,同比下跌幅度也达到了7.8%。

可以说,日产进入2019年以来疲软的销售表现,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善。

从各区域市场的表现来看,日产在北美、欧洲、日本这三大市场均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

相比之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还算差强人意。

尽管同比来看也处于下跌态势,但依然算是全球各市场中表现最为坚挺的。

可见,中国市场将成为日产复兴的重要支撑。

不过,可惜的是,在中国深耕多年的关润,却不能再给日产贡献他宝贵的“中国经验”。

 

 

如今,囿于内忧外患的日产,正在积极“自救”。

今年4月,日产提出“复兴计划”。

据悉,该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0%),同时削减10%的产能和产品线,进而达到缩减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力争在2022年3月前实现复兴。

在被任命为副COO之前,关润曾是负责领导日产复兴计划的高级副总裁。

此次离职,或将使得这一计划被迫延期。

而笼罩在日产头顶的,并不只有一片乌云。

三年三任CEO,日产似乎掉进了高层丑闻冰窟。

如今,新任班子的调整,被日产内部看作是对“戈恩时代”的终结,以及日产汽车全新时代的开篇。

12月1日,日产公布了关乎顶层设计的 “集体领导体制” ,正式搭建了CEO内田诚、COO古普塔以及副COO关润组成的 “三权分立” 领导格局,以提高管理的透明性。

没想到,时代还未开启,便折了一员大将。

据消息人士表示,日产新高管于今年10月被任命,但至今未能磨合成一个高效且默契的团队。

“这些任命和上层设计,并没立即生产很强的化学反应,凝聚力远远不够。”

内田诚和古普塔对此并未做出评论。

如今,关润出走已成无法改变的事实。

没人知道,丢了关润的日产,将会迎来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