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是“一汽旧乱”成全了董修惠,也有人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时间不会辜负一个蛰伏已久并“蓄势待发”的人。

董修惠,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从2015年到2019年,他在这个位置上呆了4年了。这4年,一边是他的“摇旗呐喊”创新求变,一边是一汽-大众的“始终如一”。

 

 

近期,市场流出董修惠去职的消息。的确,按照一汽集团的不成文“惯例”,董修惠在这个岗位的时间应该快终结了。无论是否成行,董修惠的4年也可以作为一个段落为人评说了。

 

天降大任?如临深渊?

 

扉旅汽车发现,董修惠来自吉林省德惠市。德惠取自沐德、怀惠两个当地乡镇的名称。再确切一点说,董修惠走出家乡的那一年,德惠还是“县”。或许,出走时的少年也没有想过,半生之后自己会在一个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汽车集团大展身手,当然,也或许他有更遥远的梦。

从现在看,一汽是董修惠的起点,又有点像他的重点。董修惠本科就读于长春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毕业,后攻读吉林大学工商管理(MBA)硕士。1991年7月,董修惠参加工作,这是他踏入社会的重要一步——加入一汽。

冥冥之中的关联很让人寻味。同样是在1991年,对于一汽而言,也有一件重大的事件发生——一汽-大众成立。当年12月,大众在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捷达轿车在长春组装下线。

就职一汽之初,董修惠是一汽第二发动机厂实验中心技术员。而事实上,从1997年开始,董修惠就在工作层面离开了“技术”。他先后担任一汽集团公司办公室秘书处秘书、一汽贸易总公司销售部副部长、一汽丰田销售有限公司筹备组成员。2004年,董修惠荣升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车辆部副部长,高级经理级别。次年转为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企划部部长。

2009年,董修惠的工作轨迹再次发生了变化,回到集团担任营销管理部副部长,从2009年到2015年,董修惠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蛰伏。而自2012年开始,一汽-大众就进入了“旋涡”,时年6月,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因经济问题被调查开始。静国松被带走调查后,一汽-大众又有大客户部负责人跳楼自杀。转年,原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石涛、原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一汽集团副总经济师周勇江,先后因涉嫌贪腐接受调查。2014年,又有关键人物被查——原一汽-大众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原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周纯。2015年初,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逮捕了原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安德武。

 

 

在这样的乱局之下,2015年5月,时任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北上一汽集团,他首个重要人事任免,就是让董修惠接替胡汉杰。董修惠于2015年7月,履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而后兼任党委书记。

所以,董修惠的在一汽-大众的开端,是不是天将降大任无从判断,但一定是临危受命,恐怕也会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

 

求变?求生?

 

董修惠接手的一汽-大众,虽然不至于说成是烂摊子,但还是有些“烫手”——汽车市场低谷,一汽-大众刚刚经历了“断崖式”下跌。

好在市场待董修惠不薄。2015年10月,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落地,第四季度汽车市场再次强劲增长。2016年一汽-大众实现整车销售超过190万辆(终端销量,包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增长12.7%,圆满完成全年销量目标。其中,大众品牌销售1315,188辆,同比增长17.3%;奥迪品牌销售589,088辆(包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增长3.7%。

这一年,有媒体质疑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旗下仅有轿车这一细分车型。董修惠的回答是“大家关注的SUV,还有其它类型的新产品,我们都在努力布局。但是一个产品从策划到上市,需要适应性改造,需要一个再开发的过程,才能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这需要时间。”

2017年一汽-大众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5.0%,年产整车突破198万辆,其中,大众品牌累计销售1,405,088辆,同比增长6.8%;奥迪品牌累计销售595,288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1.1%。

同年一汽-大众发布了企业“2025战略”,稳步推进全国性战略布局,同时坚持创新营销。企业的关键词也从“攀登、挑战、进取”到“夯实、发轫、专注”,再到2018年的“攻坚”。

而在2018年,董修惠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宣布开启SUV攻势,首款亮相的T-Roc探歌之后,推出一款中高端SUV探岳,宣布三年之内推出五款SUV。当时,董修惠对市场的判断是:SUV已经取代三厢车成为汽车行业的第一大细分市场,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基于对当代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入洞察和对中国SUV细分市场的判断。未来3年内,一汽-大众将密集推出5款SUV产品,实现从小型、紧凑型、中型到中大型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这一年也算是攻坚平顺。全年一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突破205万辆,同比增长2.6%。其中,大众品牌终端销售1391088辆,市场份额提升至6.1%;奥迪品牌终端销售660888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11%。上市5个月的SUV车型探歌销量3.65万辆,上市3个月的探岳累计销售0.88万辆。一汽-大众整体市场份额提升至8.8%。

董修惠对于过往取得的成绩有这样的解释:“如果说,过去的27年是属于一汽-大众的轿车时代,那么从2018年开始,一汽-大众将正式迈入轿车+SUV时代,我们传统的这几款车,捷达、宝来、速腾、高尔夫、CC、迈腾在中国市场都堪称经典,所以客户基数非常大。不管未来中国市场怎么发展,我们依然兼顾两厢车、三厢车的棋盘,使这个棋盘更稳定。我相信,我们在轿车市场和SUV市场一定能比翼齐飞,实现1+1大于2。”

平稳,一切的发生发展从表面看都很平稳。时间进入2019年,12月,一汽-大众SUV车型家族再添探影,公司产品销量依然在市场上保有“稳定”优势。在即将结束的2019年,董修惠和他的一汽-大众成了汽车媒体报道中的佼佼者:提前锁冠、逆势提升、市场黑马……

 

平稳?平淡?过路人?

 

董修惠今年51岁,这是董修惠履职一汽-大众总经理的第4年。在被舆论热捧的同时,也有人对一汽-大众的董修惠“时间”进行了质疑,认为其任内的大众过于平稳,并没有突破性的改变。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4万辆,同比下降4%;1-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8%。而一汽-大众稳稳跑赢了市场:一汽-大众前11个月终端累计销量为189.57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增长2.1%,位列中国车市销量冠军,而紧随其后的上汽大众1-11月累计销量为176.7万辆,同比下滑6.72%,如果不出意外,一汽-大众将会是2019年销量之王。

而在这份业绩的背后并不只有褒奖和称道。据扉旅汽车了解,进入四季度,为了保证全年销量前三排名,董修惠的团队默默发动了价格战。探岳、迈腾、甚至奥迪等主力车型都纷纷搞起了“跳水式”的优惠。而“名”背后的“利”是否也能够如此光鲜,相信很快便有结果。

另有数据统计,剔除相对独立的奥迪品牌,上半年大众累计销售650673辆,与2018年同期的650283辆业绩几乎持平。而这背后,一面是SUV车型带来的“绝对”上涨,一面是原有车型的“稳步”下滑——高尔夫、捷达、蔚领主销等车型的大幅下滑。迈腾表现相对平稳,却也居于同级别车型的落后地位。

如此看来,董修惠想要的“1+1>2”似乎只是一道幻影。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就在本月,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名称获批,市场猜测离奥迪独立的日子也又近了一步。

 

 

当然,董修惠在任期内为了迎合市场,也在做创新之举。比如数字化转型,打造电商平台,推出超级APP。为用户提供用车场景全覆盖的精细化服务,从而加速营销创新。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大众从行业中跳脱出来。甚至有业内人士大胆评论称,如果一汽-大众继续这样“平稳”下去,那么沦为二线品牌的日子应该就会不远了。

市场的颓势短期依然不会改变。12月12日,中汽协发布了对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预测,中汽协认为明年全年销量在2531万辆,同比下滑2%。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在市场没有持续向好的信号来临之前,修炼内功的确比其他一切都重要。

然而,这一切对于董修惠而言,真的那么重要吗?无论是功成身退还是另谋高就,他,都更像一汽-大众的一个过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