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悍将。

2月19日,据《晚点 LatePost》报道,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仍有变数。该报道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造车项目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随后,小米集团官方作出回应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可谓十分耐人寻味。

而就这么一则“未被敲定”的传闻,即被资本市场提前买单。据悉,受此消息推动,仅十分钟小米股价大涨,一度超过10%,截至19日收盘,涨幅收窄至6.25%,报30.6港元/股,总市值为7723亿港元。

 

江湖传闻,难辩伪

 

“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尽管小米此前未曾明确过造车的意向,但其CEO雷军对智能汽车有着“过分”的热情。

早在2012年,雷军就前往美国硅谷的特斯拉工厂试驾,还在2013年多次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并写下长文记录感受,称“Elon Musk是个酷同学”。

在国内造车圈,雷军则是最酷“投资人”:他是蔚来汽车的第一位投资人,名下的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分别参与了小鹏汽车的A1轮和C轮融资;其也曾到访小鹏汽车位于广州的新基地,对小鹏汽车量产版G3进行了试乘试驾。

据天眼查信息统计,截至目前,小米科技、雷军个人及顺为资本三方投资汽车领域企业近40家,包括蔚来、小鹏等新造车企业,ofo、立刻出行等共享出行平台,博泰、凯立德等车联网企业,以及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智行者、二手车电商人人车等。

 

 

老板的热情,也带动了小米官方下场“玩梗”。

2020年6月,小米商城官方发布微博,称将有新品推出,并且附上了一张汽车的海报,上边写着“造车?我们是认真的!”,但最终小米认真造的,仅是一辆1:16比例复刻的铃木吉姆尼智能遥控车。

对此,小米方面作出解释称,“小米商城新媒体同学抖错机灵了,已经罚抄内部流程规范去了。” 并强调小米没有造车计划。

然而,不到半年,小米造车再次出圈,传闻将与比亚迪联合发布“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青悦S1。这次小米则在第一时间对该消息进行了否认。前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更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然而,与矢口否认相违背的是,小米对汽车圈的不断加注。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小米从2015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

具体业务上,小米也不惜余力。

2019 年 6 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推动旗下虚拟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入汽车人机交互系统。两个月后,小米 MIUI 负责人又在 “MIUI 负责人在线” 活动中表示,正在考虑研发基于 MIUI 的车载服务系统。到2020年6月,小米进一步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一切的一切,均将“小米造车”逐渐演化成放羊孩子口中的“狼来了”。只是,何时是最后一次,谁也不知道。

“造车是值得一搏的风口和时代机遇,小米在三五年内不会造车,因为我们的精力不够。” 雷军曾在2015年有过这样的感慨。

而当下已时至 2021 年,距离雷军当初所言的“三五年”已经期满,这一次,狼真的会来吗?

 

照进现实,难前行

 

此一时,彼一时。

毕竟,时下的新能源造车,实在太诱人。

近几年,无论是外来者特斯拉,还是国内蔚来、小鹏,量产上市,好不热闹。

资本市场上,造车新势力们的股价也都一路扶摇直上。

去年一整年,特斯拉市值涨幅近 7 倍;2019年跌入谷底的蔚来,2020年内最高股价涨幅达14倍,市值曾超过小米;同样在美股上市的小鹏和理想,市值与IPO时相比最高涨幅达300%。

顺势而为,是雷军微信号的个性签名,亦或也是小米下场造车的“态度”。

 

 

“新能源车不再需要发动机、变速箱两大机械构件,智能正成为核心王牌。”如今跨界成风,造车门槛也似乎降低了不少。

事实上,小米也算有备而来,智能语音“小爱同学”早已混入汽车圈。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小米与理想汽车,共同打造有小爱同学语音助手的车载解决方案。2019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展示的全新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中,小爱同学已实现智能家居的控制功能。

此外,小米生态链上的主要产品也在逐渐渗透进汽车行业。

小米手表能够作为蔚来车主的智能遥控器,小米手机可以充当小鹏和比亚迪的车钥匙,威马EX5可控制的小米智能家庭设备达到8类20种,未来小米还将把支付体系延伸至车端。此外,小米还曾与一汽奔腾合作推出米粉定制版车型,合作涉及智能语音及营销层面。

 

 

不过,要涉足造车,硬件是跨不过的一道门槛。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小米这类从未涉足过汽车领域的厂商来说,联合造车可能是门槛最低的选择。

“在众多汽车厂商中,百度找到了吉利、阿里找到了上汽,这个时候,小米在众多车企中选择比亚迪的可能性也就很高了,毕竟两者的CP热度一直都在,此前小米旗下的手机业务大多也是出自比亚迪代工,两者合作已有数年之久。”

自身转型充满挑战,外界威胁也不容小觑。

在新能源领域,且不论传统车企东风,上汽的纷纷转身,蔚来、小鹏等新贵的不断蚕食,最近有关“门外汉”入局汽车行业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先是苹果在传统主机厂中谋求合伙人,并计划在2024年前后推出苹果汽车;后是百度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市场。

如今,随着入局者增加,留给后来者的时间愈来愈少了。

未来,小米汽车究竟以哪种方式面世,年轻人的第一辆电动汽车能否如约而至,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