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李斌最惨,李想很烦。
“是我们自己太蠢了,让用户担惊受怕了。”
12月16日,李想在微博上致歉。
当天上午,一位理想汽车用户在从杭州交付中心提车驶入了高速公路时,车辆在行驶当中出现解除自适应巡航功能后,踩踏加速踏板车辆无法提速的情况。
对此,理想汽车给出的解释是,交付人员在车辆PDI阶段没有解除物流模式所导致的失误。
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则直言,该公司在PDI流程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距离新车交付,短短半月不到,这已是李想第二次道歉。
此前一次,与银行停贷有关。
据悉,在新车交付期间,中信银行决定停止向理想ONE贷款用户放款,直接导致部分车主申请不了贷款,提车也无法按期完成。
“对不起车主们了。还是我们自己实力不够强,害得用户也跟着被银行欺负。抱歉、抱歉、抱歉。我们现在还很弱小,也会出很多问题,但我们只有一个目标:无条件帮用户解决问题,最快的解决问题。”
李想很快予以致歉,理想汽车也提供了紧急解决方案。
有业内人士猜测,此次理想汽车被曝出与中信银行合作终止导致用户无法提车可能与理想汽车被列为执行人有关。
求资质,搭官司
2018年12月,理想汽车斥资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曲线”获得了生产资质。
对于这场收购,外界多认为是一场双赢的买卖,理想汽车获得资质,而正陷入销量与利润双跌困局的力帆集团也可以借此缓解资金压力,以此获得一次自救的机会。
然而,理想和力帆的交易,从看似双赢到隐忧日渐凸显,不过一年光阴。
今年以来,力帆多次被供应商追讨欠款。
据扉旅汽车查阅显示,前三季度力帆营收66.86亿元,同比下降19.52%,净亏损26.33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盈利1.34亿元,同比下降2064.5%。
于力帆而言,理想汽车的6.5亿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于理想而言,这笔买卖带来的影响让其苦不堪言。
12月2日,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累计超3523万元人民币,执行法院均为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而这一次距离上次被列为被执行人还不到1个月。
对此,理想汽车公开回应称,“今年以来,理想智造三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所涉诉讼均为力帆集团持有并经营力帆汽车期间发生的债务,诉讼案件发生后,均由力帆集团与相关债权人对接并寻求解决方案,后期案件的处理也由力帆集团负责。”
理想汽车表示,“2019年8月公司已完成了5.3亿美元的C轮融资;目前资金状况健康良好,公司的日常业务和生产经营不受上述诉讼影响。”
起大早,赶晚集
李想的“理想”从未停歇。
12月2日晚间,首批下线的理想ONE 2020款已正式从常州基地启运。
“2015年7月—2019年12月,四年零五个月。”
李想在微博上宣布了这一阶段成果,并在文字后面配了一个哭泣的表情。
在造车新势力里,这一交付战线显得有些漫长。
据悉,理想汽车是国内最早注册成立的造车新势力之一。
天眼查信息显示,2015年4月,理想汽车注册成立。这一时间甚至早于2015年5月成立的蔚来汽车。
但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理想汽车却早已被同行甩开。
扉旅汽车梳理发现,蔚来ES8早于2017年12月上市,小鹏也于2018年1月实现首批交付,威马在2018年9月举办了EX5交付大会。
如今,蔚来、威马汽车已经推出旗下第二款量产车,小鹏第二款量产车P7也开启预售,而理想汽车才只是刚刚开启交付。
从时间节点上看,理想汽车可谓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相比其他车企,理想汽车的进度确实有些慢,这是由于其使用的增程式技术,比纯电动技术难度更大。”理想汽车工程师介绍称。
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选择的纯电动路线不同,理想汽车采用了增程式电动技术,一种偏非主流的技术。
简而言之,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增程式汽车可通过充电桩等外部设施为电池充电,也可用自身搭载的燃油增程器为电机提供电量,并将所发电量储存进动力电池。
也就是说,既可充电,也可烧油。
扉旅汽车查阅理想官网显示:理想ONE综合续航里程800km,从北京直接开到青岛,其中纯电续航里程只有180公里,如果使用加油发电,可提供620公里的增程续航里程。
其实,增程式技术并不是新鲜事物,此前雪佛兰Volt和宝马i3都搭载过,但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据公开报道显示,通用汽车决定在2020年停产雪佛兰Volt;而i3的增程版上市至今则连销量都无从考证,鉴于这款车存在感太弱且性能竞争力不强,宝马今年已停产相关车型。
那么,理想汽车为什么会看好这项“被弃用”的技术方案?
“没有续航里程焦虑。”这是理想ONE区别于纯电动车的宣传口号。亦是理想汽车选用增程路线的主要原因,因为有燃油机,增程式不会有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困扰。
增程式技术,也被业内认为是解决新能源电动车续航痛点的可行路径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曾公开表示:“纯电动车的电池多、车重、耗电多,未必是最终目标,增程式不是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而是未来汽车的主力。”
李想是否把自己定义为新能源市场的“搅局者”不得而知,但产品的独特性注定他会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独行者”。
李想坦言,“我们只有一次出牌机会,如果一次不成功,其实就再也没有出牌的机会了,哪怕融到钱都没有用。”
如今,牌已出,只待市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