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

从趋之若鹜到四处碰壁,苹果的光环不再高不可攀。

近日,苹果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就电池供应问题进行的谈判陷入停滞。据路透社称,谈判陷入僵局的原因是:考虑到成本问题,这两家中国顶级锂电池生产商拒绝为苹果在美国单独设厂,提供专属服务。

据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经通知苹果,无法满足苹果的要求。但据一位消息人士称,苹果公司并未放弃与宁德时代或比亚迪恢复谈判的希望。

 

拒绝成高频词

 

苹果一直没能找到谈得拢的造车伙伴。

 

 

2015年,刚刚官宣造车的苹果CEO库克访问宝马莱比锡的i3工厂,想在宝马i3基础上开发自己的电动车,但后续没有结果,因为宝马并不愿意向苹果开放技术,沦为代工厂。

之后苹果又到过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得到的回复是不合作造整车,不排除其他合作。“我们不打算成为苹果的富士康。”

或许,连苹果自己都不敢相信,“拒绝”二字竟不断传出。

今年年初,苹果被传出与韩国现代起亚谈判的消息,随后起亚公告称,双方没有就自动驾驶汽车相关合作进行谈判。

此后,苹果将注意力转向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但双方对Apple Car的规格和品牌划分存在分歧,日产不希望像富士康一样只是简单的成为苹果硬件供应商,而苹果希望完全控制Apple Car的设计和软件,想法冲突之下这次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苹果在造车项目上有意复制手机“代工”路径,打造全新的汽车生产供应链,但多数传统车企似乎对此颇为戒备,并不甘心沦为苹果汽车的“代工厂”。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传统车企拒绝苹果的代工很正常,因为现代、日产这些车企要技术有技术、要资源有资源,没有苹果也能活得很好,再加上假若合作了,这些车企也会担心会影响到自身的业务发展。”

 

 

在多次尝试未果后,苹果再次将目标对准了中方企业。而这一次,依旧吃了闭门羹。

此前有消息称,苹果倾向于在其电动汽车中使用磷酸铁锂(LFP)电池,而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在这一领域都有很强的造诣。按照去年年底的行业排名,宁德时代在新能源车电池领域装机量排名第一,后面是比亚迪、LG化学和松下(特斯拉供应商)。

然而,即便“需求帮助”,傲娇的苹果仍旧强势,提出了一个主核心要求:在美国设立一个生产厂进行国内生产和运输。

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似乎都不同意这一提议,即使后者在加州兰开斯特已经有一家电池厂。报告显示,专门为苹果公司建造一个新的设施并不是这两家公司计划之内或有意愿做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这种做法所需的成本,而且还因为要努力寻找必要的工作人员。

此外,前车之鉴在于,由于苹果严格把控供应链的控制权,导致链条上的供应商一旦被苹果踢出去,业绩就会大受影响,欣旺达、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和立讯精密莫不如此。

或许对于苹果而言,过去辉煌的成功反而成为一种魔咒。

 

 

虽然不断被拒,但似乎总有一个身影在等待召唤。在整车制造领域,业内一直认为富士康将为苹果代工生产汽车产品。

不过,在电动车这块全球都在瞄准的大蛋糕面前,富士康貌似也不再甘于代工厂的身份。扉旅汽车梳理资料显示:近年来,富士康不仅要建设造车工厂,还拥有自己的造车平台MIH(Mobility In Harmony),并成立了MIH开放电动车联盟,欢迎车企、开发商、供应商加入,共同打造电动汽车。上周,富士康更是将自主打造的电动车开进了舞台。

很显然,不管是往日的合作伙伴,还是汽车制造商,对与苹果合作造车这件事并不积极。

此前有消息显示,苹果汽车最早或将在2024年发布,不过,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有点遥遥无期。

 

不再有威胁

 

7年时间,苹果手机已经从iPhone6升级到了“十三香”,可关于苹果造车计划却一直扑朔迷离。

自2014年“泰坦计划”曝光后,市场每年都会有谈及苹果造车动向的爆料,但也仅停留在猜测阶段,对于造车,苹果几乎从不官方回应任何信息。

 

 

事实上,苹果造车的进程并不顺利,频繁转换方向让其失去了很多机会。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最初,泰坦计划试图生产出与特斯拉能平分秋色的智能汽车,以自动驾驶为主要卖点。然而在研发过程中经历挫折,内部人员也经历了一轮动荡,这之后,苹果的目标从造整车到研发自动驾驶系统。

最近几年,苹果汽车团队的研发目标又转成造车。一路兜兜转转,让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旁观者,不仅目睹了特斯拉一跃登顶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也见证了国内“蔚小理”的趁势崛起。

除此之外,难以突破的僵局,也使团队人员士气低落。在2016年后的几年间,苹果造车项目就有数百位工程师离职。今年,在短短7个月时间里,4位关键高管离职。上个月,苹果汽车最高负责人道格·菲尔德跳槽到了福特,为本就充满荆棘的苹果造车之路再添堵。

 

 

可以说,时至今日,苹果依然在造车的场外徘徊。

而反之,场内的对手却在不断的增多与变强,除了特斯拉和蔚小理等新势力,转型中的传统车企奔驰、宝马,还有同样具有智能优势的科技大军也在大举入场。

目前来看,百度、华为和阿里等大厂都已和车企“强强联合”开始入局造车,其中部分车型已经开始量产发售,而小米更是亲自下场,面对这种竞争压力,苹果是否还会有一席之地?

 

 

“再一次,改变一切”。

7年前,当传统车企们听到苹果启动泰坦计划的时候无不瑟瑟发抖。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表示,与丰田等传统竞争对手相比,苹果汽车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更大的挑战。蔚来CEO李斌也指出,苹果将会是蔚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可惜的是,曾经的威胁正一点点被磨灭。对于苹果而言,只有先把车造出来,才有战斗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