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每销售出5辆车,就有一辆来自上汽集团;出口市场,每销售出3辆车,就有一辆来自上汽集团。而这样的成绩,如今正在被稀释。

 

 

6月4日(上周五)晚间,上汽集团公告,5月份销量40.67万辆,上年同期为47.31万辆,同比下滑14%,这也是上汽集团在2021年首次出现销量同比下滑。

具体来看,5月单月,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未及去年5月,同比数据下滑;但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的5月表现超过去年同期,保持着连续上涨的态势。

自主品牌高歌猛进,海外也 “吃香”。

今年5月,上汽乘用车销量5.3万辆,旗下的三大品牌荣威、名爵、R 汽车,累计售出6.7万辆,同比增长38.4%,上汽大通销量达1.8万辆,同比增长18.5%。官方数据显示,同比涨幅部分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增长,5月上汽乘用车海外销量超过2万辆,同比大涨304%。

 

 

不同于自主品牌的不断向上,合资板块的表现则略显尴尬。

作为“利润奶牛”的合资公司去年的业绩承压直接让上汽集团去年整体业绩出现了下滑。

扉旅汽车查阅财报显示,2020年,仅从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处获得的投资收益就同比减少了近114亿元。而去年因五菱宏光MINE EV一炮而红的上汽通用五菱的利润贡献也同比大跌超9成,至1.4亿元。

这种颓势在2021年继续蔓延。其中,上汽大众5月销量为11万辆,同比下滑了16.03%。

芯片短缺问题,或是原因之一,但更多的还是战斗力的“减弱”:其主销车型朗逸、帕萨特等销量疲软,威然、ID4X等新车型仍旧无法扛起大梁。

近日,上汽对人事板块进行了调整,从上汽乘用车召回“老将”俞经民,任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兼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以期换回上汽大众的“荣光”。

上汽通用的本轮表现也是“拖后腿”。5月单月,其销量为8.04万辆,同比下跌40.99%,环比下滑0.33%,已经连续两个月大幅下滑。

不过,此次销量之所以遭到腰斩或和生产环节有关,根据其产量数据,5月份上汽通用产量仅为81,196辆,而去年同期为129,763辆,同比下滑37.43%。缺芯,成为了最大的桎梏。

而销量“上涨”的上汽通用五菱的处境也并不乐观,作为5月以及1-5月份的销冠,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微型电动车型宏光MINIEV在上海出现了无法上绿牌的危局,而为了响应三胎政策,其目前推出了9座车型。但中大型车,能否守住“神车”名号,不得而知。

随着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流失,自主车企集团依靠外资“躺赢”时代很可能迎来“拐点”。

 

 

不过,部分券商研报仍对上汽仍持看好态度,“买入”和“增持”成为主旋律。

华西证券指出,缺芯导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销量持续疲软,上汽通用五菱受益于五菱宏观mini的热销而保持增长,上汽乘用车海外销量持续高增,预计三季度芯片开始缓解,补库有望推动批发销量回升。

此前,上汽集团对今年的销量作出了反弹超10%的预测。

根据规划,公司力争全年实现整车销售617万辆,同比增长10.2%;预计营业总收入8300亿元,同比增幅近12%;营业成本为7200亿元,同比增长约11.6%。

然而,截止5月底,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为196.87万辆,仅完成年度目标销617万辆31.9%,上半年进程只剩最后一个月,其任务目标尚未完成三分之一。

作为中国汽车的头部玩家,上汽集团的资源和本身体量,依然是其巨大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但自身存在的风险也得及时“纠正”。毕竟,一旦失去江湖地位,再想拿回可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