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有几分笑面虎的模样。

作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看似低调的林杰,用行动告诉人们,他的骨子里流淌着的是一个掌舵人的基因。然而对于一个新生品牌而言,即便是在市场上身经百战的老兵,想要在寒冬的市场里唱响一个新品牌的名字,也是荆棘丛生。当然,这是林杰在领克这个品牌诞生之时就应该看到的现实。

而今,随着领克06来袭,林杰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也不再掩饰。似乎在他心里,领克已经完成扎根于高端品牌市场。并且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阐述船和帆理论,来解读产品和市场的关系。但市场不相信理论,毫不客气地说,即便是在自主品牌的高端市场里,市场对其也并没有太强烈的好感。

此刻的林杰或许不应该过于乐观了,毕竟现实中的领克依然在困境的泥淖之中。

 

领克与吉利之间

 

林杰已经完全走进了领克的戏里。

 

 

据说领克一直在等一个有时尚认知,跨界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来掌舵,没想到这个舵落在了一直致力于销售业务的林杰手上。当然,也有传言说,这是林杰在领克多年招贤未果后自己主动赢得的机会。

在操盘领克的时候,领克的BOSS位置已经空缺了一年多。据扉旅汽车查阅的资料显示,吉利之所以迟迟未安排合适的人选进驻领克,是因为想要宁缺毋滥。而这个销售公司总经理的工作,只能由常务副总经理易寒、副总经理吴进和销售总监杨泽组成核心管理团队负责市场销售、售后和网发。当然,作为被吉利寄予厚望的、并且定位高端的品牌,领克始终要有一个自己的依托,于是,2018年1月,舵手出现了——林杰上位。

或许在外界看来,林杰并不是很符合时尚跨界的定位,但是从汽车行业的资历来讲,林杰有这个能力去掌控这个新的棋盘。现在算起来,林杰加入吉利已经25年,1995年,加入浙江吉利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而后担任过吉利摩托车公司山东销售科科长、摩托车销售大区经理、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兼售后服务部长,自加入吉利的那天起,就是在最基层的销售岗位任职,大有与吉利品牌共进退之势当然。

随着吉利的成长,林杰也逐渐露出锋芒。2004年,林杰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销售有限公司销售大区经理、西南销售总监,2007年10月便做到集团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服务公司总经理的重要岗位,而后他的能力似乎是顺理成章般得到了认可——2012年升任为常务副总经理,负责销售公司的日常管理。2014年林杰担任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4年,对于林杰和吉利而言都是比较艰难的一年。当时,新产品纷纷上市,一个吉利战略开启,而市场反应平平,销量也只能用萎靡来形容。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吉利共售出汽车417,851辆,较之2013年,汽车销量同比下跌24%原本就是由58万辆下调至43万辆的目标依然告败。

 

 

这个败局正是由林杰解开的,上任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后,吉利的销量大有放量之势。2015年,吉利全年总销量509863辆,同比增长22%,超额完成45万辆的全年销售目标;2016年,全年累计销量突破76万辆,达765851辆,同比增长50%,超额完成两度调整后的70万辆销量目标;时间来到2017年,吉利汽车发展史上首次年销突破百万,实现销售1247116辆,同比增长63%,超额完成110万辆销量目标。

彼时,舆论开始用“势如破竹,蜕变惊人”来形容。从42万到124万,800多家渠道网络,单店年均销量近1400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跨越式发展,而这其中林杰自然贡献了全部了能量。彼时的林杰说:“评判一个品牌,或者一款产品是否成功,人们往往都更愿意将销量作为标准。但一个车企,或者说一个汽车品牌在人们心中究竟能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靠的可不仅仅是销量。要说最大的收获,肯定是吉利品牌向上。”

在这样的姿态之下,林杰去操控一个横空出世的品牌,显然也是德位相配。

 

穿上“华美”的袍子

 

领克的确有一身华美的袍子,但内里如何,也许只有操盘的林杰知道。

2016年的10月20日,领克在市场的质疑声中“跌落”人间。2017年夏,它裹着吉利与沃尔沃合资衣裳,吉利与沃尔沃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入股领克。领克一时间成为其他友商品牌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对其也是呵护备至,以至于迟迟找不到合适的“管家”。一岁多后,林杰来了,他披上了“管家”的战袍,而那袭看似华美的袍子下一定掩盖着一颗茫茫的心脏。

彼时,在吉利品牌当中,博瑞、博越已经开始尝试高端化路线,吉利自认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这个致力于高大上的新生儿身上。彼时,市场上的形势是: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的汽车品牌诞生。撕去合资的假面,且不说如何走向高端市场,仅仅是如何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一个痕迹都是难题,林杰自然任重道远。

2017年11月28日,领克品牌第一款产品领克01正式上市销售,指导价15.88-22.08万。上市后首个完整月销量达到了6012辆。表现还算抢眼。不过,好景不长,半年多后,市场问题频发,车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与高端更是不沾边。2018年6月29日,领克02正式在国内上市,售价12.28-19.28万,问题依旧还是那些问题,月销量一度为0;当年10月又一款新车领克03问世的时候,原本想要打造高端品牌三剑客的吉利,口碑彻底遭遇了危机。开始进入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沉寂。

 

 

虽然销量平平,但是在时尚和跨界这件事情上,林杰还是作出了努力的。他接手以后上市的领克02,被他和他的团队诠释为“敢想敢为,不负所爱”,还提出了定义领克眼中的“平方青年”一说。林杰介绍,“平方青年”就是用N×N=N02这个加乘概念,用来比喻极致,借此定义现今生活中追求极致、同时乐于讨论和分享、热爱生活的85、90后年轻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林杰还提出了领克的6s管理理念。他那个时候就已经开通透:这已经是一个产品为王、终端制胜的互联网时代,领域需要做的是通过对都市年轻态族群生活方式和购物习惯的洞察,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三位一体渠道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不止于车”的全方位服务体验。

于是领克的新玩法是: 4S+2S服务体系。即在传统的4S服务理念之下加上Social(社交)与Share(分享),简称6S模式。林杰自认为, 6S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汽车品牌与用户之间以产品为媒介“有形”连接的定律,建立了以领克中心为基点、在空间的单一维度上叠加社交与分享的“无形”服务模式,在增加了品牌与消费者粘合度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更加多维立体的服务体验。

林杰做到了创新,也做到了跨界,然后市场终归是不认华美的袍子,只要结果好看。当然,林杰一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他自信到与华为媲美,有时候他也有些显得力不从心,比如他也会不知道如何去告诉消费者:领克到底高端在哪里? CMA架构就算是高级了吗?

 

领克会豪(好)吗?

 

林杰导演的领克高端大戏,已经越来越显疲态了,就连围观的消费者也难免有几分厌倦。

截至目前,领克已经“发行”到了06。从01到06,领克品牌似乎已经耗尽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前不久,领克06在三亚亮相,定位是一款入门紧凑级SUV车型,而这款车型则被网友调侃为“领克02的缩小版”。而尴尬的是,吉利号称领克06出自吉利自主打造的平台--BMA平台,在领克06之前,领克车型均来自CMA平台。

 

 

显然林杰对这款自主设计的产品怀有很大的期望,或许他浑然不觉,但言语之间已经完全以高端品牌大哥的身份自居。他的“帆和船”的理论也是借此而出。他说:“产品是船,营销是帆,营销公司再怎么行,也只是一面帆而已,这艘船能不能更快、更好的行驶,一定在产品本身。汽车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只有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车型才能受到欢迎。当然,作为高端品牌,更是如此。”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领克品牌的总销量已经达到29.6万辆,5月领克品牌销量近1.3万辆,环比增长约27.5%,同比增长约41%。这是品牌过去三年最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从去年11月底至今,领克经销商运营数已达200家,在建112家,共覆盖超过230个城市。截至目前,领克官方车主俱乐部Co:Club的粉丝数达40万,各地车友会“Co客领地”数量已达70个,覆盖人数近两万人。

在疫情之下,领克近期的表现确实不错。而林杰已经把这一切当成了展示的资本,他认为自己正带领领克逆风扬帆,踏浪而行。甚至还列举出领克取得成绩的三点秘笈:保有用户的口碑;抓住增购和换购的增长点;充分发挥线上营销体系的积极作用。

 

 

遗憾的是,在林杰的带领下,这一切就像是一场自娱自乐。有分析人士称,领克已经在高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远得看不到任何高端的光环。林杰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稳健,而领克产品在口碑上并没有很大的改观,他已然是带领领克进入了一个浮躁的、假高大上的阶段。

林杰似乎真的是自信过头或者说自嗨过头了。他把2017年定义为领克品牌的元年,2018年是领克产品的元年,2019年是领克体系的磨合之年,这种定义无可厚非,但是他说领克就是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的豪车,并坚信领克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汽车市场需要领克,领克能够叱咤未来车市风云。

林杰的底气或许是源自未知的未来。不过他有一句话还是对的:“向下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上才有可能。”在领克这条道路上,但愿他的能力能够匹配上他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