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能激起市场与资本共波澜的消息,可见其威力不小。

7月26日晚间,大众汽车宣布和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并增资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随后小鹏汽车在美股一度涨超40%,股价创一年以来新高。

 

 

如此重磅消息之下,背后的“揭秘”是一轮接一轮:

时间线,根据po出的高层合照,双方的谈判工作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开始。据悉,从接触小鹏到达成交易,大众仅用八个月时间就做出了决策。

产品线,在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将会是大众汽车旗下MEB平台产品阵列的补充,并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据外媒报道称,其中一款车或基于小鹏G9平台开发。

分工线,在双方的合作中,小鹏汽车将贡献整车平台以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大众汽车则提供全球领先的工程和供应链的能力。

而针对大众与小鹏的合作,背后的解读也是一浪接一浪:合资的觉醒、自主的崛起,双方的救赎与共赢……

 

小鹏:于质疑声中起势

 

造车新势力进入下半场,小鹏汽车疲态尽显:

交付量连续多月未过万辆大关,股价也尽显掉队之势。

 

 

在交付量方面,小鹏汽车的表现远不如竞争对手——理想和蔚来。今年6月,理想汽车的交付量有史以来首次突破3万辆大关,交付量同比增长了150.1%。蔚来也在6月份重新突破了1万辆的交付门槛。而今年1月-6月,小鹏月交付量均未超过一万辆。

一段时间以来,在交付量方面,小鹏汽车一直是行业中表现最差的电动汽车公司,这导致小鹏汽车第二季度的汽车销售收入下降了50%至35.1亿元人民币,其股价也从一年时间内跌去了78%,亏损不断扩大。

如今,大众7亿美元注资,算是江湖救急。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站台和提气”。

 

 

根据小鹏内部人士透露,大众在合作之前拆解了几乎所有中国车企的智能电动车做研究,小鹏在硬件、软件、架构各方面都受到德国人认可。技术和产品实力是大众选择小鹏的基础。

众所周知,相比于蔚来汽车李斌的理想主义、理想汽车的实用主义,小鹏汽车的何小鹏更偏向于“技术流”,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一直坚持全栈自研智能电动汽车平台,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头部企业,甚至被贴上了“东方特斯拉”的标签。

 

 

而对于小鹏技术的实力,市场上也并非“吹嘘”。

据扉旅汽车梳理资料显示:目前,小鹏汽车已经成功构建起了基于自研算法的本土化高速NGP和城市NGP落地方案,并陆续开放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的城市NGP功能,XNGP的周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了94.6%,城市NGP效率已接近人类司机90%的水平,高速NGP更是媲美老司机。

此外,3个月前,小鹏还发布了SEPA 2.0 “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该架构下车型将标配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采用了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并具备高速和城市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同时,作为一家中国本土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层面也具备数据层面的本土化优势。

因此,这一轮于小鹏而言,凭实力挣钱,挣流量,等风起。

 

大众:于唱衰声中反击

 

作为最早入华的车企之一,明年就是大众入华40年。

然而40年河东,40年河西,曾持续称霸中国汽车市场的大众集团,如今黯然失色。

 

 

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在中国交付了145.19万辆汽车,同比微跌1.2%,这也让中国市场成为大众集团在全球唯一一个出现下滑的市场。而其背后原因,莫过于新能源领域的颓势,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大众ID.家族电动车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绩。

从去年 12 月份开始,上汽大众 ID.3 的销量不断走低,当月的销量只有 2784 辆,今年二月份继续下滑至 1062辆,直到宣布官降 3.7 万元后才迎来一波“小高潮”,但用降价换销量,对品牌而言无疑只是“饮鸩止渴”。

而另一组数据,更让大众感到不寒而栗: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在华交付6.24万辆纯电动汽车,同比下滑2%。而同期比亚迪,仅纯电动汽车销量就高达61.68万辆,几乎是大众的10倍。

面对低迷的中国市场表现,已经显露颓势的大众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战略部署。而大众明显知道自己掉队的核心在于,电气化转型的不及时及智能化的落后。

 

 

尽管大众早在2015年就立项了MEB电动平台,但直到2018年该平台才正式面世,且直到2020年才推出了第一款电动汽车ID.4。产品上晚了一步的大众,在技术上也没能实现赶超。无论是三电系统还是座舱和智驾能力,其都落后于同时期的国内车企。

此前,大众想发力软件研发,投入巨资,两年亏损了258亿元,但进展仍不及预期,最终在今年5月,大众软件部门高管全体裁撤,此事成为大众前CEO赫伯特·迪斯“下课”的一个原因。

 

 

外部销量承压,内部电动化转型进度不及预期。面对不断被侵蚀的市场份额,焦灼的大众不想等,也不敢再等下去,与小鹏合作,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并进一步降本增效。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直言,激烈的市场竞争及高昂的动力电池价格使得车企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而通过与小鹏联合开发,(大众汽车)在采购等领域可实现的规模效益,以及高度的本土化,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成本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众官宣与小鹏合作的同时,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奥迪还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在达成的一个个合作背后,是大众在重压之下的重塑。由此,这一轮于大众而言,正式调整方向,用中国的技术,去抢占中国市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当“勇于求存”的老将,遇上“敢于创新”的新贵,命运的齿轮也在这一刻发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