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最终还是黄了。

美国时间星期二上午,苹果高管与泰坦团队举行了一次简短会议。会议通告了苹果高层最后决定:项目关停,造车终止。核心人员优先转岗生成式AI项目,其他人有三个月时间转岗重新分配,最后没有去处的员工则面临被裁。

对此,苹果公司拒绝发表评论。但市场却给出了肯定的态度,苹果股价当日上涨0.8%,收于182.63美元。

 

造车梦碎

 

一场12分钟的会议,结束了10年的造车项目。

 

 

苹果的“造车梦”早在乔布斯时代就已悄悄萌芽,2014年,“泰坦计划”正式敲开了进军汽车圈大门,其目标是像设计iPhone和iMac一样,从零开始打造一款颠覆行业的车产品。

然而,10年时间,iPhone6将如期迭代至iPhone16,而苹果汽车却从等待变成了告别。故事的结果虽唏嘘,但也不难理解。

事实上,苹果造车的进程并不顺利,频繁转换方向让其失去了很多机会。

扉旅汽车梳理公开资料显示,最初,泰坦计划试图生产出与特斯拉能平分秋色的智能汽车,以自动驾驶为主要卖点。然而在研发过程中经历挫折,内部人员也经历了一轮动荡,这之后,苹果的目标从造整车到研发自动驾驶系统。

最近几年,苹果汽车团队的研发目标又转成造车。在长时间的自我内耗中,苹果汽车早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旁观者,不仅目睹了特斯拉一跃登顶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也见证了国内“蔚小理”的趁势崛起。

 

 

错失最佳的时机,面对崛起的对手,苹果造车失去了引领性优势,没了威慑力。就在上个月苹果再次推迟了造车计划,预计首款量产车型将于2028年才能上市,并且交付标准从L4降级至L2+。而这一调整,意味着4年后,苹果汽车也仅是与当下特斯拉等现有制造商的技术水平看齐。如此尴尬的时间节点与技术降级,注定了苹果造车的挥手再见。

此外,赚不到钱也是苹果关停造车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与更加简单、更为成熟的智能手机业务相比,汽车行业门槛更高,基本难以实现与手机相似的毛利率。

有业内人士指出:“苹果花费了10年时间试图制造电动汽车,并拥有16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然而,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利润也很小——即使定价为10万美元。”同时,苹果董事会也担心,即使继续每年花费数亿美元在汽车项目上,最终产品可能永远不会见到天日。

 

战火依旧

 

没有想到苹果在2024年出来这样的牌。

苹果公司突然终止电动汽车项目,对汽车市场来说有些许可惜,但对汽车制造商而言却松了一口气。

 

 

早在2016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开始担忧苹果入局,“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公司”。由于双方同科技属性公司,又同在美国大本营,注定会有一场激烈的正面交锋。彼时,不少特斯拉员工,也纷纷被苹果挖角。有报道称,截至2019年年末,苹果从特斯拉挖走了超过300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特斯拉前高管道格·菲尔德。

因此,在“终极死敌”苹果公司取消造车计划传出的第一时间,马斯克在社交平台送上了“致敬”和“点烟”两个表情包,不乏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

 

 

而大洋彼岸的车企大佬们也同样感慨良多。理想汽车CEO李想发文点评称,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做成了汽车,大获成功,苹果会增加2万亿美金的市值,但是汽车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车的电动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才是决赛。” 

小米CEO雷军也发文称,看到苹果放弃造车的新闻非常震惊,小米战略是“人车家全生态”,3年前做了无比坚定的战略选择。此后,还顺势还打起了广告,“小米SU7支持Carplay,后排屏也支持挂接iPad。苹果退出造车后,苹果用户选购智能电动车,小米SU7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不管是惋惜,认同还是撬墙角,苹果汽车的退出,再一次给新能源汽车市场敲响了警钟。

先看一组数据:当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告别高速增长态势,在中国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93.4%降至2023年的37.9%;据瑞银集团预测,今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速将从2023年的47%减少至11%。

而2024年开局,高合的停摆,苹果的退出,无一例外表明了汽车行业在经过阶段性高峰后,会进入红海竞争,残酷的市场洗牌正在加速袭来,在价格战和淘汰赛的极限拉扯中,在资金与技术的双重考核下,谁都会成为下一个出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