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44天,奇瑞混改实锤终于落地。

12月4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了两则公告,这两则公告让压抑了过久的舆论再也无法淡定和克制,一时间,奇瑞混改终落定的消息铺天盖地。

扉旅汽车查阅公告显示,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奇瑞汽车”)增资扩股项目顺利成交,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青岛五道口基金”)增资144.5亿元成为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新控股股东。

 

 

青岛五道口基金成立的时间是2019年8月22日,与奇瑞2019年宣布混改的时间相近,相关消息称这是为参与奇瑞增资扩股项目专门设立的基金。基金注册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青岛市即墨区政府、山东高速均是其重要投资者。青岛五道口的基金管理人为北京五道口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根据公告,青岛五道口基金对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持股分别达到了30.99%和18.5185%,整体挂牌增资成交价格为144.5亿元,比整体挂牌增资底价高出1亿元。

此外,奇瑞控股的股东华泰资管和瑞创投资将分别向青岛五道口基金转让15.78%和4.23%的股权。交易完成后,青岛五道口在奇瑞控股的持股比例将达到51%,并间接持有奇瑞汽车32.4815%的股权。加上直接持有奇瑞汽车的股权,青岛五道口基金对奇瑞汽车的持股比例也是51%。

这两个51%的股比意味着,青岛五道口基金将实际控股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

这场一拖再拖的混改大戏,至此终有定局。

444天前的2018年9月17日,奇瑞公告增资扩股之初,写明增资扩股“用于偿还对奇瑞股份的负债以及奇瑞控股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及日常经营”、“用于偿还对金融机构的借款以及奇瑞股份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及日常经营”。

一年后的2019年9月2日,奇瑞混改再启,这一次,混改大戏终于有了些落定的苗头——11月7日晚间,预公告信息更新为“已结束”,分析人士当即表示:“这意味着已经至少有一家合格的投标人已经摘下果子。”

奇瑞混改的“拖沓”曾让众多大牌投资方感到扫兴,其中包括复兴和宝能。但奇瑞选择投资方,确实有着不得不谨慎的理由。

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亏损13.74亿元,同比扩大92%;资产总额830.8亿元,负债总额62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5%,生死线就在眼前。

尹同跃不是没有想过别的办法。2016年,奇瑞将变速箱100%股权作价26亿卖给了万里扬;2017年,奇瑞将观致以65亿出售给了宝能集团;2018年,奇瑞将凯翼汽车51%的股权转让给五粮液。2019年7月,后来,尹同跃终于把奇瑞以143.5亿元给卖了。其中,奇瑞控股的增资底价约为75.34亿元,对应持股比例约为30.99%;奇瑞股份的增资底价约为68.16亿元,对应持股比例约为18.51%。

然而,“卖”字诀换来的只是杯水车薪,近几年,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的负债率都高于70%,远超行业平均警戒线的60%。

 

 

钱自然是奇瑞的燃眉之急,但更重要的是,机制是奇瑞的必改之举,奇瑞已在此间挣扎多年。这时,就只有混改是奇瑞的机会。因为“混改”为不光能为奇瑞带来巨量资金,它更能影响奇瑞的治理方向,从让奇瑞获得建立更有效运转体系的机会。

正因为寄托于混改的期望如此之高,步子才迈得如此谨慎,投资方也才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最终由青岛五道口基金入主奇瑞,业内人士表示:“相比险资,带有地方政府意志的青岛五道口基金实力肯定更强大一些。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助力下,奇瑞获得了涅槃的机会,希望奇瑞能顺利完成调整,再次搏杀市场。”

没错,无论是渴望复兴的“技术控”,还是“干不成,跳长江”的汽车壮士,都该无后顾之忧的搏杀于市场,方见真章。

混改是最后一招了。奇瑞,待风云再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