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水氢车”而广为人知的青年汽车,再次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返热搜。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以下简称公示)显示,2017年汽车企业申报车辆推广数量约23.69万辆,其中约20.74万辆通过核定,企业申请清算资金总额约为244.14亿元,其中约有220.27亿元通过核定。

据了解,宇通汽车、比亚迪和中通汽车三家将获得的补贴最多,分别为45.9亿元、34.61亿元和11.2亿元。猎豹汽车、长安汽车、海马汽车等公司或子公司均出现在名单上,补贴金额从数千万元至数十亿元不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因今年5月“水氢发动机”一事引发舆论关注的青年汽车也将获得约1.18亿元的补贴。

此次青年汽车再度爆红,无疑是这比财补拿得烫手。

根据公示附件显示,青年汽车通过专家组审核的2017年申报的 549辆车,涉及包括JNP6843BEVM、JNP6103BEVA等在内的9种车型,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青年汽车拿到这1.18亿的补贴没有任何的不合理,一切都是照章办事。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对于此前庞青年以“水氢车”为噱头“骗取政府补贴”,更多的是一种质疑。而同时,按照相关的补贴标准,他们的新能源电动车的确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因此,青年汽车获得补贴无可厚非。

虽然青年汽车获补并无不妥,但此次公示的数据背后亦传递出了一些信息。

首先,通过公示梳理,2017年度审核通过的新能源补贴企业中,宇通客车、比亚迪、中通汽车和福田汽车获取补贴占此次新能源补贴资金总数的4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此前曾回应称,随着政策的收紧,龙头企业拿到补助份额逐渐增加,低端竞争者承受较大的经营压力,行业集中度正在提升。“补贴细化后,整个行业以政策红利为导向的企业开始退出。”

据了解,未来2-3年,补贴集中度还将进一步上升。同时,处于行业尾部的企业也将进一步放弃对新能源补贴红利的追逐。

其次,549台新车一共获得补贴1.18亿,简单计算便可得出,平均每辆车的财政补贴都高达20余万之多。

补贴如此之高,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在国家补贴政策的鼓励下,不少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都趋之若鹜。又是为何,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销量开始很大程度的暴跌。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0万辆,同比下降34.2%。这是从补贴新政正式实施后,新能源车销量连续第三个月下滑,且下滑幅度逐步扩大。

过去几年,在补贴措施的助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赢得了高速的发展。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25.6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但一个现实引人深思,补贴政策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市场高速发展的背后,亦让部分车企患上了“依赖症”,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

“在补贴下生存,补贴退坡市场坍塌”已经变成了值得行业警醒的困局。

目前,新能源补贴已开始进入退坡期,最晚到2020年底窗口就会关闭。在2017年的“红包”发放后,车企最多只能再拿三年。

今年6月26日起,2019年补贴新政正式实施,中央补贴退坡近50%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地补亦随之取消成为历史,也就是说补贴退坡幅度总共将近75%。

当然,补贴退出是国家培育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也是每个车企必然直面的问题。

虽然补贴退坡短期来看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阵痛”,但是从长远来看,补贴逐步退出将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市场化有序竞争。在不依赖补贴政策的情况下,弱小企业将被逐渐挤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时实力强劲的企业将不断提高创新技术及核心竞争力。

对于汽车发展而言,先进技术永远是第一步,倘若只想用噱头搭乘国家政策这一部"红利快车",却不拿出真正的“内功”,最终只会快速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