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呈现出回暖趋势。
10月10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最新产销数据:9月汽车销量57969辆,同比增长21.59%,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23085辆,同比增长10.53%。1-9月累计销售44.12万辆,同比增长18.70%。
销量的持续增长,也为江淮汽车经营业绩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根据此前江淮汽车发布的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份,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约 302亿元,同比增长 24.26%。
活下去
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存在感低的车企不断被淘汰,而原本处在边缘处的江淮汽车却一步步走上正轨。
而故事的转折点,或许与代工有关。
早在2016年4月,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就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合作。然而,自双方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市场一片唱衰之声,有人认为江淮最终只会沦为新势力车企的代工厂,但结果并非如此。
几年过去了,双方合作稳定,借助与蔚来的合作,江淮不仅可以获取高端车型的制造能力,还能参考蔚来做用户企业的经验,最终转为己用。同时,也挣下了一笔“不菲”的报酬。
根据蔚来汽车年报,蔚来汽车自2018到2022年根据协议合作安排向江淮汽车合计支付费用金额分别为2.23亿元、4.41亿元、5.32亿元、7.15亿元、11.27亿元。
与蔚来合作后的第二年,江淮又与大众汽车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
2017年12月,双方合资成立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后更名“大众汽车(安徽)”),成为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之后,大众在中国成立的第三家合资公司。在大众的合资过程中,江淮汽车获得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但从目前来看,大众安徽基本独立于江淮体系之外,江淮汽车从大众获得的收益极其有限。
此外,华为的光环也着实闪耀。2019年,江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暨MDC平台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云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今年以来,市场又传出江淮与华为合作研发高端电车的消息。据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8月份发文爆料,华为正和江淮共同开发售价100万元的问界MPV,该车预计在2024年二季度量产,销售目标是发售一年后达到约5万辆。
对此,双方均未曾予以回应。但有报道称,这次与华为的合作中,江淮态度颇为积极。“江淮已经在主动学习华为的管理模式了,连整车开发也是按照IPD的流程进行,华为也会参与一些整车研发、电子电气架构、三电等方面工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活下去”,是江淮汽车一直坚持的事,哪怕是从品牌厂商沦落至代工厂商,而与蔚来、大众和华为的合作,也向外界展示了江淮汽车的生产能力和求变决心。
自我进阶
虽然被冠上“代工”的标签,但江淮汽车并未止步于此。
在与外部巨头展开一系列合作的同时,江淮汽车也在摆脱“代工厂”的标签,开始发力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业务。
事实上,江淮汽车入局新能源并不算晚。
早在2010年,江淮汽车便借由iEV系列的推出,开启了新能源布局。由于彼时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不多,iEV还是受到了较多的市场关注。2012年,iEV凭借2485辆的销量,占据了当时20.56%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新能源市场快速升温,以及智能化的洗礼之下,iEV系列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2019年以后,iEV的单月销量便都在1000辆以下。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江淮iEV在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的排行中居于末位,三年保值率仅为18.7%。
不过,有了早期的经验以及多年来的积累沉淀,江淮汽车再度出手:今年4月,江淮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钇为,并发布了集团的新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便是要成为“全球智能汽车的领导者”,“无智能、不造车”。
5月,该品牌旗下的首款产品“钇为3”问世,预售价格为9.79万元至12.99万元,该车定位为一款纯电动小型车。从市场表现来看,“钇为3”自6月17日开始正式交付后,连续两个月零售销量都突破2000辆。在此带动下,江淮的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也有所增长,7、8月江淮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分别为2万辆和2.15万辆,同比增长了16.67%和14.11%。
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明曾公开表示,钇为3的月销目标是1万辆,未来还将考虑独立IPO上市。
有分析称,从江淮选择微型电动车作为其新能源品牌复出的首款产品来看,不乏是考虑先利用好自己在汽车制造上的传统优势,通过快速达到较大的生产规模来以量取胜、占领市场。但在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等强势竞品扎堆的市场上,想要不被埋没,钇为的转型之路也充满考验。
但考验从来都不是江淮汽车的“拦路石”。而早期借他人东风的江淮,也正式开启了自我进阶。根据江淮官方表示,未来5年,在钇为3之外,还将发布3款产品,其中钇为X3定位智能纯电A级SUV,钇为5和钇为X5则分别定位智能纯电轿跑和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