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KPI,却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近日,一汽集团公布了旗下各品牌板块的10月销量成绩。其中,红旗品牌,依旧保持飘扬,10月销售整车2.3万辆,同比增长93.6%。1-10月,红旗累计销量达15.3万辆,同比增长103%,有望达成20万辆的KPI。

而奔腾品牌,依旧没有奔腾,10月销量仅为0.5万辆,同比下滑58%。今年共计售出6.7万辆,仅占其2020销量目标的34%。

肩负“自主复兴”大旗的一汽奔腾,似乎正演变成为一块“绊脚石”。

 

陷入销量和质量双危机

 

在一汽的蓝图中,奔腾是一员必不可少的“大将”。

 

 

2006年横空出世的奔腾,是中国一汽旗下面向大众市场的自主品牌,其发展对于一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汽集团也一直高度重视并支持奔腾品牌的未来发展。

而奔腾的开局也算顺风顺水,第一款车型奔腾B70凭借着马自达的动力和底盘,一举成为中级车市场上的现象级产品,随后的B50亦是如此。

不过,好景不长。近年来由于产品推出节奏放缓,没能紧跟市场变化,加之2018年中国车市出现28年以来的首次下调,“内忧外患”的一汽奔腾遭遇了发展的低谷。

2018年10月17日,一汽奔腾在云南腾冲办了一场发布会。

那一天,成立了12年的“奔腾”摇身一变,成了“新奔腾”,换了“世界之窗”的新LOGO,发布了一款名为“T77”的紧凑级新车,同时也定下了进入中国品牌第一阵营的新目标。

但事与愿违,排头兵T77的哑火,让“新奔腾”的激情,没有换来一个灿然数字。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今年1-9月,奔腾T77的累计销量仅为2.13万辆,同比下滑35.92%。在“金九”的最佳时期奔腾T77只交出了2772辆的成绩单,长期排名中国汽车销量榜百名开外。其中,奔腾T77搭载的1.2T车型的销量数据仅为28辆,这样的数据与当下主流汽车品牌的销量相比,可谓是相差甚远。

 

 

除了糟糕的销量,T77更是成为新奔腾品质的“翻车”警示。

2019年12月,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中保研)公布了T77的碰撞测评结果,其中有五项成绩可以说“不堪入目”,分别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方面,总体评价为P(差);车内乘员安全方面,总体评级为M(一般);64km/h的正面25%偏置碰撞评级均为P(较差),50km/h的侧面碰撞评级均为M(一般);正面25%偏置碰撞获得P(较差)的成绩。

不仅如此,在某第三方汽车消费者投诉平台网站上,T77用户满意度评分仅为1.5分,其2019年款车投诉故障数共247个,故障问题集中在发动机、车身附件及电器等方面。

 

 

面对岌岌可危的市场之下,一汽奔腾再次迎来了蜕变的机会。

今年4月,一汽轿车宣布一汽奔腾成为一汽集团的非上市全资子公司,与红旗品牌一样单独运作。并从2020年到2022年,将给予奔腾每年8亿元、连续3年,共计24亿元的资金支持,以帮助奔腾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一汽马自达也于今年从一汽轿车中脱离,其中方合资股东由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变为一汽股份。

此前,业内有观点指出,原同为一汽轿车公司的马自达占据了公司发展资源,导致奔腾一直无法甩开膀子干。

只是,如今一汽马自达与一汽奔腾都各自独立,相互没了桎梏,但销量似乎并没有向好的起色。

 

攻占B级市场?

 

虽然销量不尽人意,但奔腾一直都在努力找方向做调整。

近两年,在“SUV得天下”的中国市场,奔腾能想到的同样是押宝SUV市场,密集推出了全新T33、T77、T99车型试图以低中高档全面的SUV矩阵来占领消费市场。

2019年,凭借着T系列SUV产品矩阵,奔腾在市场小有成绩。

根据一汽奔腾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一汽奔腾销量突破12万辆,同比增长33%,销量排名位列自主品牌第12名。

 

 

但只靠SUV“一条腿走路”,显然难以“奔腾”。

“缺少了轿车品类的车企,其发展上限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于是,押宝轿车市场成为了一汽奔腾的又一阵地,曾经轿车产品的“顶梁柱”奔腾B70也被推到了台前。

事实上,一汽奔腾崛起于轿车,2006年发布的第一代奔腾B70树立了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的标杆。而这一次,全新第三代奔腾B70剑指B级车市场,一汽奔腾希望将打造成一款“新国民家轿”。

但“国民家轿”的市场竞争何其激烈。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1-9月数据显示,B级轿车细分领域销量排行前十,依然是合资品牌车型和豪华品牌车型的天下。同为B级车的竞品雅阁、凯美瑞甚至帕萨特,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而自主品牌吉利星瑞也早已抢占一定份额。

“全新第三代奔腾B70,将立足普通老百姓都买得起、开得好产品。从销售渠道来看,三四线市场将是全新第三代奔腾B70的主战场。”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分公司总经理王胜利表示。

“下沉渠道,避免交锋。”

这不失为一条捷径,但能否成就一汽奔腾的“愿景”,或许,市场很快将给出答案。

“2020年20万+,2021年40万+,2022年60万+。到2025年,要实现产销规模突破150万辆,进入中国自主乘用车品牌第一阵营。”

这是一汽奔腾定下的KPI,也是一场不得不打的“硬仗”。

但口号易喊,目标难达,要重回中国品牌第一阵营,一汽奔腾底气到底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