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密集,且步伐加快。

 

 

7月22日,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宣布,继在4月17日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双方又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全力投入为大众在华生产的CMP和MEB平台开发电子电气架构。第一个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预计将在24个月内量产。

这一消息也令小鹏汽车股价大涨。当日盘中,该公司股价一度涨逾5%。

 

技术“变现”

 

城头变幻大王旗,国内汽车市场早已变了天。

在燃油车时代,国产品牌曾采取市场换技术策略,通过逆向研发、模仿和购买平台授权等方式,从欧美车企获取技术;在新能源时代,主角改写,国产品牌不仅掌握了海外品牌缺少的关键性技术,甚至可以输出技术,反哺外方和合资企业。

 

 

而第一个出尽风头的,便是接到大众抛出“技术订单”的小鹏汽车。

去年7月,大众汽车斥资7亿美元投资小鹏汽车,获取4.99%的股权和一名董事观察员席位,双方基于小鹏的智能技术平台开发两款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此后,双方往来交流颇多。

根据小鹏内部人士透露,大众在合作之前拆解了几乎所有中国车企的智能电动车做研究,小鹏在硬件、软件、架构各方面都受到德国人认可。技术和产品实力是大众选择小鹏的基础。

相比于蔚来汽车李斌的理想主义、理想汽车的实用主义,小鹏汽车的何小鹏更偏向于“技术流”,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一直坚持全栈自研智能电动汽车平台,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头部企业,甚至被贴上了“东方特斯拉”的标签。

 

 

彼时,“一场双赢”成为市场舆论的主基调。在大众和小鹏的合作中,双方将各司其职。小鹏负责整车平台以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工作,大众则提供全球领先的工程和供应链的能力。

对于大众而言,其希望通过小鹏技术加持补齐新能源短板,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而有了大众背书的小鹏汽车,不仅能够加深全球市场对小鹏技术的认可,借此提振销量;同时,还收获到了一笔真金白银的技术费用。

扉旅汽车查阅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2亿元上涨了93.1%,并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8.2亿元上涨22.1%。而这部分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所致。

 

 

“2024年一季度平台软件收入为1亿多元。同时,与大众达成的电子电气架构合作,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计入收入。”何小鹏在业绩电话会议中指出,这种收入具有经常性,且毛利率很高,因此预计未来每个季度都会继续记录此类平台和软件技术服务收入。

大众汽车支付的技术研发服务费,让小鹏汽车一季度的服务及其他利润率高达53.9%,而2023年同期及2023年第四季度的利润率分别为29.6%及38.2%。对比来看,小鹏汽车的技术研发服务的毛利率显然比5.1%的汽车毛利率高得多。

而这些背后也标志着,小鹏汽车已经发展出与传统车企不同的创新商业模式,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技术,不仅将通过小鹏汽车品牌的销量变现,而且可以通过和全球领先的品牌合作,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更好的财务回报。

 

业绩“掉队”

 

然而,抛开硬币的另一面。

 

 

在“技术领头羊”的标签后,小鹏汽车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与销量却开始不断衰退。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4年一季度新势力品牌销量中,小鹏位居第11位,情况并不乐观。

今年前6个月,‌小鹏汽车一共交付了5.20万台,‌距离年终28万辆的目标,进度条仅完成了18.58%,远未达到预期。据悉,今年上半年,包括问界、极氪、零跑等车企,销量都大幅领先小鹏,就算是同样发展遇阻的哪吒汽车,前半年销量也小幅超越小鹏。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小鹏汽车自身产品力不足和销售服务体系等问题在市场端慢慢显现。而意识到危机的小鹏,也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产品端,接连打出小鹏P7i、小鹏G6、2024款小鹏G9、小鹏X9四张“底牌”;渠道上,也将直营和加盟两个销售体系合二为一,并启动了“木星计划”,从坚持直营模式转向重新开放经销商模式。

 

 

但疗伤一年后,市场反馈并不显著。基于此,小鹏汽车祭出了“杀手锏”,用智驾降维进入10-15万区间的红海市场,被赋予使命的就是去年8月小鹏收购滴滴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MONA”。

把高阶智驾的成本打下来,是小鹏一直想做的事。何小鹏曾直言:“15万级别,没有人能够把一个全面的智能辅助驾驶汽车做好,没有人能把(这个级别的)汽车做得有利润。这次我们和滴滴的合作,我相信对整个智能化科技普惠、智能驾驶平权。我们能够把智能A级电动汽车的爆款做好。

 

 

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首先,在这个15万级别细分市场,早已站满了比亚迪秦、长安启源、吉利银河等有力的争夺者,市场上对于该阶段车型选择核心,依旧集中在于空间、续航、充电速度等“硬指标”,智能化并不是消费者购车时时考虑的第一要素。

其次,目前小鹏两款销量担当G6、P7i的终端起售价均在20万元以内,均以智能辅助驾驶为核心卖点。若MONA用极高的性价比实现了媲美上述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那品牌内部将不可避免出现销量内耗的问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滴滴的合作车型,MONA将有不少车型都流向网约车市场,这虽然有利于短期间拉升销量,但长期无疑将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从技术变现,到业绩掉队。不可否认,小鹏汽车通过技术输出换取“粮草”,在竞争越发白热化的新能源战场上,不失为一张重要底牌。但作为一家造车企业,倘若自身业绩岌岌可危,技术光环不再显著,其曾经的“买卖”能否扩张与持续,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