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比亚迪的热度直线走高,其中的原因跨度很大。根据最新的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来看,比亚迪已经超过了大众集团,凭借1288.1亿美元的市值排到了第三名,也是唯一一个排在前十名的中国车企。该说不说,单就这一点绝对值得咱们称赞,这在前几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比亚迪做到了。但最近比亚迪的品牌口碑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涉及质量和售后。起初很多网友觉得人红是非多是正常情况,但电池起火、三电终身质保遭到质疑的情况出现,这就不能理解了。

 

 

一天两起起火案例,目前没得到官方回复

 

最近有网友接连晒出比亚迪旗下车型起火的素材,这里扉旅汽车小编只将目前已被证实的例子和大家分享,网上未证实的消息大家看看就好。

 

 

6月6日,一辆比亚迪唐新能源车在广西贵港市牛岭市场附近的主路上起火,车辆底盘位置持续有大量浓烟冒出,随后便发生了起火情况,周围交警和民众利用灭火器给车辆灭火,过程中不断听到爆炸声,将火扑灭后,车辆已到达报废状态。有很多网友判断电池起火应该与当地前一天下雨有关,车辆起火时路面也正处于湿滑状态,电池很有可能发生渗水引起短路。

 

 

就在同一天下午,广东佛山小强热线报道了一起比亚迪新能源车在隧道出口位置发生起火的事件,从网上的素材能看出这次起火,大概率又涉及到底盘下方的电池,灭火后,车辆同样处于报废状态。

截止发稿前,这两起起火事件的原因仍在调查中,官方还未就此进行回复。

 

刀片电池不是号称业界最安全的吗?

 

 

比亚迪对刀片电池的宣传力度,估计平时爱在网上看看车的朋友都有所耳闻,现在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该关键词,会发现一页页的宣传资料和各大媒体的稿件,90%都是正向,负面几乎不怎么能看到。刀片电池的技术、研发成本、可信任度能写满几十页的PPT,但现在比亚迪的车型却是被曝起火频率最高的,小编粗算下来,光是今年就在网上不止10次看到比亚迪车旗下车型起火的报道,远比其它品牌高得多。

 

 

“刀片电池”全称为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也是比亚迪研发多年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也通过针刺这种对电池要求很苛刻的实验,向外界公布了该电池的安全性,在针刺实验中电池遇到短路情况,也不会引起电池温度急剧升温最终起火的情况。但现实是理论知识讲得好,到了实践环节却不理想。刀片电池其实比三元锂电池成本更低,因为三元锂电池需要很多贵金属材料,把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做到和三元锂电池同水平,又减少了成本,对比亚迪来说前期的研发成本高点也无所谓,后期量走起来又都背回来了。

 

 

结合上对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的体验感受来说,小编觉得比亚迪在电池性能和能量管理方面做的是领先的,说实话绝对比广汽乃至于一些合资品牌的电动车强不少,主要体现在续航里程真实性和稳定性两方面,而且刀片电池的体积确实挺给力,对车辆空间造成的影响很小,几乎和燃油车没啥两样。但在安全问题面前,这些都是后话,潜在消费者总能看到新鲜的起火案例,那自然就直接劝退了。

 

 

提到安全,有网友调侃小时候花10块钱买的盗版四驱车,玩了好几年也没见出过什么问题,一块钱四节的电池也没见过坏的,更没见过着火的。现在动辄大几万的电池,居然能见到这么多的起火案例,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其实无论是哪个品牌的车型出现电池方面的安全问题,影响到的都不止是单一品牌的口碑,而是对整个新能源市场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因为这很容易让用户给新能源车贴上不靠谱、不安全的标签儿。所以比亚迪旗下车型电池起火,其它品牌未必是看热闹的心态,起火案例多了,恐怕大家都跟着受牵连。

 

比亚迪“三电”系统质保条款仍然有争议

 

 

除了起火事件外,最近比亚迪的“三电”系统质保条款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起初有车主提到比亚迪的车在非官方店更换雨刷器、轮胎等易损件,也会影响“三电”系统质保,昨晚比亚迪官方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表明与“三电系统”无技术因果关系的零部件更换,不会影响客户的终身保修权益。本以为该质保政策的风波就此消停了,但仍然有很多车主及网友对“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条款表示不满。

目前比亚迪针对“三电系统”质保的条款大致如下:

 

1.车辆所有权发生变更,即车辆所有权人与新车购车发票中的购买方不一致;

2.车辆使用性质为“营运、竞赛”等;未按《用户手册》规定的保养周期在比亚迪授权服务店进行保养;

3.维修保养未使用原厂纯正备件;

4.未通过“比亚迪汽车”小程序或APP完成车主认证;

5.自车辆交付之日起每12个月为一个周期,任意一个周期内行驶总里程超过3万公里;

6.事故后维修未在比亚迪授权服务店进行维修;

7.人为或意外发生碰撞、水浸、火烧或其它事故导致维修过三电系统相关零部件。

若车辆涉及其中1条,那“三电”系统质保就此停止。

 

这些条款中,有争议的是1、3、5、6,咱们简单分析下争议点:

 

1.车辆过户,终身质保停止。这个条款不止比亚迪一家是这样定的,提供终身质保是好事,但车主会考虑这个政策在将来换车时对保值率的影响,同理,车商也不会不考虑。

3.虽然官方回应了与“三电系统”无技术因果关系的零部件更换,不会影响客户的终身保修权益,但要及时给到车主新版条款,而且要对“三电系统无技术因果关系”进行解读。

5.限制一年行驶不超过3万公里不合理,会给车主用车带来焦虑,日常通勤距离远的得考虑,用来跑网约车就更别想了。

6.这条争议最大,比如车辆发生剐蹭在第三方进行维修且不更换零件的情况下,那质保也没了?官方没说明白。

 

 

#写在最后:安全如果没保障,就别谈其它的了

 

客观的说,现在摆在比亚迪前面的难题绝对不少。市值排第三只是个数据罢了,就汽车业务来看,比亚迪的净利润远比榜上有名的品牌低很多,结合上此前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来看,排在前列的大厂,单车平均利润都以万为计算,而比亚迪却只有很低的四位数。走亲民路线走惯了,比亚迪想要通过走高端路线来提高利润也并不容易,更何况是网传对标大G的新能源硬派越野车。甩掉传统燃油车这个拖油瓶后,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方面又让人开始质疑,因为电池所引生的事故,对品牌口碑无疑是致命的。其实传统品牌的用户满意度不如一些新势力品牌做的好并不是啥新鲜事儿,毕竟体量和策略都有所不同,但不缺爆款车的比亚迪想要一直爬坡不走下坡路,还是得在用户满意度上下功夫,单就一个质保引发的争议问题,截至发稿前都没看到一个清晰明确、站在用户角度出发的相关条款,实在不应该。对了,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上面这些就全当是废话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