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极越汽车绯闻缠身。
11月30日,网传极越开启规模裁员,消息一度冲上脉脉热搜榜第一。同时,还传出“其CFO离职,CEO家人移民新加坡,COO去了其他公司”等传言,引发舆论关注。
不过,极越汽车法务部也很快对外回应称,“我们在此严正声明,公司目前经营一切如常,相关信息均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发布。对于网传谣言,我们已经留存证据,向主管部门反映和举报,并已采取必要法律手段向造谣者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
尽管发布澄清声明,但想要彻底扭转舆论的认知,极越或许还需以“业绩”佐证。
谁是极越?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这是极越汽车给外界的共同印象。
作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品牌,极越背后站着百度与吉利两家知名企业。
2021年,百度宣布与吉利合作组建智能汽车公司,此前品牌名为集度,在去年8月正式更名为极越。其中,极越汽车的智能化部分依托百度过去在智能驾驶和AI算法上的积累,吉利则主要负责把控整车制造落地。二个各自领域佼佼者的强强联手,原本是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组合,赚足了期待。
然而,市场上却走出了截然相反的局面:2023年10月,首款车型极越01正式上市以后,上市24小时内,极越官方宣布订单量达到1.5万辆,这一数字足以显示上市之初,市场对于这款车型的期待度。但首月的交付数据,却并没有达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期待:极越01首月交付量仅为594辆。
彼时,谁是极越,下一家消失的是不是极越?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声音。
对此,极越CEO夏一平将原因归结于营销:“在2023年4月到9月,我们有长达近半年时间没有对外宣传。用户对极越有认知也才七个月,极越01上市也才四个月。” 在其看来,突然的更名叠加品牌宣传上阶段性空白,让极越汽车在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低。彼时,进入门店的用户第一个问题不是关于车,而是先问“这是个什么品牌”,足以彰显问题的严重性。
而营销之外,产品力不够也是极越01失利的硬伤:如像 800V、激光雷达这类其它车企作为卖点的配置,在极越01上都看不到。身处疯狂内卷的汽车市场,配置高、堆料多的新车型层出不穷,这一条就已经劝退一部分潜在消费者了。
与此同时,作为主要卖点的智驾能力,极越01也没有物尽其用。一方面,选装费用高达4.99万,另一方面极越PPA智驾城区领航的城市数量仅开拓到100城。而像华为、小鹏等车企早已经实现了“哪里都能开”的阶段。
面对不利的开局,极越也开启了“以价换量”:在随后11月底,官宣极越01全系降价3万元。然而虽主动降价,但极越01市场销量也难言乐观。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极越01累计销量仅为2700辆,月销量最低仅为100余辆。
靠什么翻身?
当然,极越还有后手牌。
今年7月,极越销量实现1019辆,到8月销量突然翻番达到2117辆。
一两千的销量对于很多车企而言几乎不值一提,但对于极越来说,这几乎就是起死回生并开始向上走的表现。
“我现在基本每周一场直播,每天一条短视频,有时候一天四五条短视频”。
今年,夏一平频繁出现在直播间,让极越收获了一些流量。在8月改款极越01上市发布会之后的媒体采访中,夏一平在谈到品牌销量时几度哽咽,更是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此后,不管是新车上市,还是续航、智驾能力,各种“暴力”极限实测——只要是用户关心的问题,夏一平都亲自下场,用真实测试、产品事实说话。
虽然在营销上有了转变和提升,但这显然还不够。产品才是极越最大的“翻盘”武器——极越07,成为了全村的希望。作为极越的第二款车型,极越07不仅是吸取01经验后优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能否继续留在牌桌的关键牌面。
“我们拼了。”极越07,依旧是众多大佬资源加持,同时还吸取了极越01的营销痛点教训,不再将“智驾”作为唯一重点去推,而是在其基础上,更突出续航、能耗、操控和空间等多方面优势,甚至被官方称之为是,“特斯拉还没造出来的Model 5”。
尽管来势汹汹,但这也并不是一场好打的翻身仗。在20—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不仅盘踞着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蔚来ET5和比亚迪汉EV等已经接受过市场考验的多款车型,同时还站着几乎与极越07同时发布的领克Z10、极氪007和银河E8等“兄弟车型”。
不过,极越也有着自己的“突围”打法。夏一平曾判断,2025年是非高阶智驾车淘汰元年。明年,特斯拉FSD入华,小鹏MONA真正起量,智驾能力,或许会成为极越在市场竞争中最后的底牌。而极越的加分项是绑定特斯拉做纯视觉方案的认知,同时因为百度萝卜快跑的认知加深,也能将其转到极越身上。
因此,在流量与产品的共同造势下,不妨让极越的子弹再多飞一会。而业绩的向好,才是击败不利传闻的最佳澄清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