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上半年“自主”销冠的长安汽车,业绩表现也有所突破。

7月14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亿元—19亿元,同比下降26.9%—38.5%。

 

 

不过,公告也显示,预计其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已经由去年的亏损26.2亿元变为盈利6亿元—9亿元,同期增长122.9%—134.4%。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的真实利润水平实现翻倍增长。

对于业绩变动,长安汽车解释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与2020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约42亿元。而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销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改善。

 

 

这份业绩报告,数据算不上耀眼,但含金量却十足,长安汽车在主体业务上愈发稳健。

扉旅汽车查阅资料显示:去年同期,长安汽车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中,经营扭亏为盈,但在其预计达20-30亿元盈利中,更多地来自于“卖子、炒股”等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业界一度传出,“长安汽车靠炒股提升净利润”的戏谑说法,而今年,随着长安汽车销量的逐渐走强,其造车主业的净利润终于恢复盈利。

 

 

作为2021年最出风头的车企之一,长安汽车2021年1-6月销量120.08万辆,同比增长44.51%,占销量目标的54.5%。

具体而言,自主品牌扮演了绝对主力。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了65.9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增68.3%。这样的成绩,不仅跑赢了大盘,也远远超过了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稳坐自主阵营一哥地位。

而合资品牌阵营,虽不如自主板块表现突出,但整体也呈现出明显的回暖态势。其中,长安福特1-6月累计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24.16%,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不过距离曾经的辉煌时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长安马自达1-6月累计销量6.03万辆,同比增长7.65%,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销量固然处于核心地位,但长安的目标不止于此。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6月12日举办的重庆论坛上直言,即便在销量上保持领先,但在新汽车产业格局下,传统车企在高科技和人才结构上并不占据优势。

在新四化的风口之下,“转型”成为各家车企的生死抉择,其高端新能源、智能化在自主阵营中尤为关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虽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方面布局较早,投入也较大,但目前回报却并不理想,不仅没有一款代表其核心技术的旗舰产品推出,其销量也远远未达预期目标。

根据长安新能源官网目前的信息来看,其在售车型仅有四款,分别是奔奔E-Star、CS55纯电版、CS15E-Pro、逸动EV460。其中,卖得最好的是奔奔E-Star,2021年一季度销量显示,奔奔E-Star零售销量为5286辆,奔奔E-Star国民版零售6056辆。但是同为售价约3万元的微型车,五菱宏光MINI EV则卖出了7.25万辆的成绩,其差距一目了然。

 

 

不过,面对新能源的“掉队”,长安汽车尝试了另一套打法:“强强联合、融合发展”。

去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转型”征程进入了新的阶段。今年5月,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该品牌或将基于上述三方合资成立的阿维塔科技公司推出,其首款产品已经完成了前期研发工作,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阿维塔科技的出现,不止将实现助力长安汽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降低风险,同时也将帮助长安汽车应对新汽车产业格局下的诸多挑战,找到适合商业盈利的模式,打破可能遇到的、新的瓶颈。”

有分析人士认为,阿维塔来得不算早,但汽车市场没有真正的后进者,未来证明实力仍要依靠产品。长安与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保证了其新的高端品牌集合行业优质资源,但成本问题仍是未来考量的重点。

 

 

蛰伏三年,长安汽车重回自主一哥位置,如今,在新一轮赛道上,长安汽车的战略调整刚刚起步,未来值得期待。

而资本市场也纷纷持长期看好态势。近日,国泰君安以自主表现优异,携手华为,发力高端智能汽车为由,给予“增持”评级;华泰证券表示,长安新能源车爆发增长,电气化、智能化战略持续推进,给予“买入”评级;华西证券也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