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海外“发货”有了新篇章。

近日,上汽大通首批EV30订单车辆于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正式起航发运挪威,新车将于6月在欧洲正式上市。首批订单共计328台,在挪威预售已拿下1416份订单。上汽大通方面为此举行了“出口挪威发车仪式”,媒体“订单破千!”“预售已收到逾千张订单”、“未售先火”的报道铺天盖地。

扉旅汽车编辑查看上汽大通销售数据发现,2019年,上汽大通全年总销量共计120017台,同比增长42.85%;其中,国内销量为98382台,同比增长到45.27%;海外销量达21635台,同比增长了32.77%。2020年1-5月,上汽大通销量虽然出现了1.17%的下滑,但累计销量仍达到51239辆。

之所以对比这组数据,是因为无论是328台,还是1416份订单,与其已在国内和海外取得的成绩相比,似乎都不值得上汽大通以及相关报道如此“喜大普奔”。

 

 

但事必有因。一来,欧洲是如今车企新能源市场必争之地。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对电池动力汽车的需求将达到60万辆,到2022年将增加到近100万辆,这样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对车企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并且,随着欧洲各国政府支持政策持续加码,业内普遍认为,欧洲新能源车有机会实现快速发展。英国提出了新电动汽车战略“零排放之路”,预计到2030年, 50%的轿车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到2040年,禁止销售传统燃油版汽车,为此英国政府还建立了4.5亿欧元的基金,用以扩大电动车充电网络。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将发展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作为一项经济要务,计划在2020年将电动车销量提高5倍。

有了政策的加码,新能源车相关的权益也将得到有效的保障,如上汽大通一样忙着出海欧洲的车企都看准了这一点。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曾表示,欧洲在路权以及停车方面给了新能源车更多的权益,并且欧洲的充电设施完善度更高,里程焦虑相对不那么明显。

此次出海欧洲,上汽大通的目的地也是挪威,这主要是因为挪威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市场条件十分成熟。特斯拉2019年在挪威营收增长48%,有媒体称挪威是“特斯拉”的后花园。该国公共道路管理局相关人士预测,到2030年,挪威将有150万辆电动汽车。

 

 

二来,除了瞄准欧洲市场这块新能源车兵家必争之地外,上汽大通对出海的高调宣传还有另一层用意。早在2017年,上汽大通将海外重点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新西兰的时候,上汽相关人士就曾表示,出口考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十分考验产品的实力,在海外的成功,会反作用国内市场的开拓。

此次“发货”挪威,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对上汽大通的开发能力、市场把握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这个市场我们攻克下来之后,其他的市场相对都是比较容易的。”

这样的策略与上汽大通的海外基因不无关系。上汽大通的前身是英国轻型商用车制造商LDV (Leyland DAF Vans),其中MAXUS是LDV的最新系列产品。2009年,LDV在金融危机中破产,被上汽集团收购。2011年,LDV改头换面重新命名为上汽大通,产品主要包括“上汽MAXUS”品牌的MPV、SUV、房车等,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商用车与乘用车并举的公司。

基于这样的背景,上汽大通拓展海外市场其实有“讨巧”的成分。有媒体报道,在其海外重要阵地澳新地区,就曾有经销商表示,“最初没发现这是一个中国品牌,因为LDV是一个英国品牌。”

所以,上汽大通高调拓展海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先难后易”的经营模式——于海外而言,有英国血统的LDV背书;于国内而言,已经在海外发达国家得到认可,在国内卖起来就更容易了。这也是当前新能源车企积极出海,有时销量并不高也要大肆宣传的目的之一。

 

 

出海,中国车企各怀心思。但无论如何,新能源车扎堆出海,仍需警惕的是,市场的蓝海在瞬息变幻之间就可能会成为竞争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