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掉队”的质疑声中,小鹏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

8月20日晚间,小鹏汽车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务数据:

二季度公司总营收为81.1亿元,同比增长60.2%,毛利率为14%,同比上升17.9%。今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46.6亿元,同比增加61.2%;净亏损26.5亿元,上年同期为51.4亿元,同比收窄48.44%。

对于三季度,小鹏汽车预计交付量将达4.1—4.5万辆,同比增长约2.5%至12.5%;总收入将达91亿元至98亿元,同比增长约6.7%至14.9%。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过去两年小鹏坚定推进组织和规划上的战略变革,让小鹏汽车的竞争力全面提升,并且进入快速增长的顺风期。

 

 

事实上,近年来的小鹏汽车难言顺风,不断下滑的销量及排名,让其停滞在了水逆期。

8月20日,最新一周(8月12日至8月18日)销量数据出炉,小鹏汽车销量为0.23万辆,位居榜单第八,而在上周的销量榜中,其已跌出了前十。

在造车新势力排名中,小鹏汽车的处境实属堪忧。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为6.3万辆,平均月销量0.9万辆,仍不及“1万辆”的新势力造车及格线,距离28万辆年销售目标,完成率也不到三成。虽然7月小鹏的销量有所回升,达到1.11万辆,但对比理想、蔚来的5.1万辆和2.5万辆,掉队依旧明显。

而意识到危机的小鹏,也不断加码产品放大“技术”优势,试图重回优等生的高光。

财报中何小鹏表示,从8月推出MONA M03开始,小鹏即将进入一个强劲的产品周期。未来3年,将有大量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将投放市场,“我相信通过强大的产品周期和更高效的营销,我们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将转化为销售额的增长。”

 

 

这一轮,小鹏汽车祭出来的杀手锏是:用智驾降维进入10-15万区间的红海市场,率先在新势力车企中打响智能平权之战。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智驾二字的“含金量”并不低。过去小鹏的高阶智驾搭载的车型售价在20万-30万,其他玩家甚至在30万元以上,而把高阶智驾的成本打下来,是小鹏一直想做的事,这一次其将再次拉低门槛。

据悉,MONA定位是全球AI智驾汽车的普及者,先进的智能科技是这台车的标签,将搭载小鹏汽车最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同时,据小鹏终端反馈确认,M03的起售价不超过13.59万元。

 

 

相比于其他造车新势力打性价比牌卷营销,小鹏汽车更加看重卷技术。

今年7月,小鹏“端到端”大模型落地,XNGP 开放至所有城市。同时,根据智驾技术路线的变化,公司内部将组织架构拆散后再次重装,新的组织架构聚焦端到端模型,旨在加速AI能力进化和组织AI化转型。“仅今年,小鹏汽车就在智驾上投入了35亿元,并且还招了4000人,研发预算同比增长超过40%。”

而小鹏汽车的“技术”标签也被市场认可。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不仅让其名声大噪,更是获得技术变现。财报显示,小鹏已经在2024年一季度从与大众的合作中收获10亿人民币。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达到12.9亿元人民币,环比一季度增长28.8%,其中仍然表示这是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平台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

 

 

何小鹏透露,除MONA M03外,小鹏汽车将于四季度正式推出新一代轿车产品P7+。小鹏P7+具备颜值高、空间大的特点,轴距达3米、车长超过5米,将是小鹏新一代自动驾驶硬件平台的首发车型。他预计,MONA M03和P7+交付爬坡将显著扩大小鹏的市场份额。

不过,小鹏汽车的智驾之战,实则也并不好打。当下,智能驾驶的战火愈演愈烈,不仅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们将智驾视为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竞赛的筹码,比亚迪、长安、吉利等传统车企也在加快相关布局,并计划在2024年将城区智能驾驶功能落地。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小鹏汽车能否以“智能平权”打破销量困境,值得期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发力“技术+产品”之外,海外市场也正成为小鹏汽车销量和盈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在中国纯电品牌的中高端车型出口销量排名第一(售价三万美金以上车型),海外销量对小鹏汽车交付量的贡献首次超过10%。按照规划,小鹏汽车将在今年下半年进入英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在内的更多右舵市场,同时小鹏汽车国际市场销售门店的数量预计将会再翻倍提升。

 

 

近期,尽管不断下滑的销量,让小鹏汽车陷入“掉队”质疑,但长久以来的技术深耕,使其在智能化不断升温的时代,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小鹏汽车能否重新跻身销量榜前列,市场也将很快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