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则不知能否成真的猜想。

从百度造车到吉利牵手FF,汽车江湖中流传的很多消息都早过于“官宣”。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商标局注册信息显示,长城汽车最近申请了一个全新的品牌LOGO。LOGO造型上印有字母“TANK”,翻译过来就是坦克的意思。

一时间,“长城汽车将推出新品牌”、“坦克系列将成立新品牌”、“坦克系列将脱离WEY体系”等猜测的声音此起彼伏。

不过,截止目前,长城汽车官方尚未澄清,也让坦克独立,多了几许可能。

 

喧宾夺主      

     

人红是非多。

每一次车企品牌“单飞”的背后,少不了一段“有料”的故事。

在长城汽车此前的一贯计划里,坦克300都是WEY品牌崛起的重要抓手。

而坦克300也不负所望,在预售期间就收到了过万的订单,堪称车市现象级“网红”产品。

 

 

“坦克300颠覆了越野车一直处于偏小众市场格局,其17万左右的亲民起售价,将此前越野车动辄40万以上的价格门槛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其‘坦克’的命名,以及官方宣传中‘无路,闯出路’等话语中,无形中也吸引来了不少尝鲜的新玩家。”有业内人士指出。

数据显示,坦克300在上市后第一个整月交出了一张不俗的成绩单,1月销量达到6018辆,这是连丰田普拉多、陆巡都不曾拿到过的数字。

但或许光芒太过于闪耀,有些超出WEY的预期,坦克“单飞”的传言应声而起。

WEY品牌首席营销官李瑞峰曾直言不讳的指出,“坦克300太强了,导致了WEY品牌的弱化,就跟原来知道哈弗不知道长城一样,当单一品牌足够强大的时候,人们就往往忽略了母品牌。”

此话一出,让坦克独立的猜测更为加剧。

 

 

众所周知,哈弗的独立,为长城汽车奠定了国内SUV一哥的地位。

2013年3月,哈弗宣布“自立门户”,长城汽车从此进入哈弗与长城双品牌时代。如今独立运营近8年的哈弗俨然已成为国内SUV市场的中坚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哈弗品牌共销售新车94,474辆,同比增长61%。其中“国民神车”哈弗H6销售新车46,368辆,同比大涨76%,累计92个月位居SUV月度销量冠军。

因此,坦克的未来或许与哈弗“一脉相承”。

有消息称,坦克系列独立之后将与WEY品牌形成并行关系,一个负责越野向的SUV产品,一个负责城市向的SUV产品,各司其职,不过坦克品牌的定位会略微低于WEY品牌,相对弱化豪华属性。

根据较早之前发布的产品规划来看,在坦克平台上将推出中型越野车坦克600、中大型越野车坦克900以及尺寸更大一级的全尺寸皮卡。此外,坦克300还将跟进搭载适时四驱系统的城市版,进一步丰富其选择范围。

不过,越野市场说到底是个相对较小的细分市场,倘若坦克成为独立品牌,仅依靠当前国内越野市场的体量收益可以覆盖吗?

 

WEY,还好吗?

 

事实上,坦克出走,对于WEY而言也未必是件好事。

众所周知,WEY品牌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赌上姓氏必须要做成的面向全球的高端品牌。但从近几年WEY品牌的表现看,尚未达到预期。

 

 

数据显示,2020年,WEY品牌销量为7.8万台,同比下滑21.53%,是长城四大板块中下降幅度最大的,这也是其在2018年创出13.9万辆的销量巅峰后,连续第二年下滑。相比之下,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领克则是另一番景象。去年全年,领克销量高达17.5万台,同比增长约37%。

“造成这一局面,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还离不开其产品的混乱规划导致和哈弗内耗严重,同时核心技术竞争性也不足以支撑高端豪华品牌的定位等。”

事实上,WEY虽定位高端,但低迷的销量导致价格难以突破天花板,与同样主打SUV市场的哈弗很难形成差异化竞争。

而坦克300的出现,打破了僵局,硬派越野为其打开了另一个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月,WEY品牌销量实现破万,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88%,其中坦克贡献超50%。

此外,坦克大热,也为WEY品牌刷了一波流量,有望进一步助推WEY实现体量和品牌的同步进阶。

而此时坦克独立,无疑釜底抽薪,缺少拳头产品的WEY又将回归边缘的角落。

 

 

此外,对于长城而言,也可谓是种“负担”。

目前为止,长城汽车旗下运营哈弗、欧拉、WEY和长城皮卡共四大品牌。如果坦克独立之后,将成为第五个品牌。此外,长城和宝马还合资成立了光束汽车,主要从事电动版MINI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去年曝光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沙龙智行”,也将以独立的公司和品牌进行运作,生产高端电动车型。

这也意味着,未来长城汽车将同时运营7大品牌。

“每个品牌独立后都要成立单独的销售网络和运营团队,这是个巨大的投入,而对于目前体量在每年110万辆左右的长城汽车而言,同时运营7大品牌能否立得住还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在新四化浪潮的席卷下,发展新能源是每家主机厂最费钱的一项大工程,想必长城也不甘落下。因此,坦克独立的资金支出,值得商榷。

事实上,不是每进入一个细分市场,就要独立一个专门的品牌。品牌下设产品过于单调,一旦市场热度和影响力不在,对于整个品牌也会带来打击。

盲目独立,最终“收获”的可能只是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