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新高已经成了一汽红旗的主旋律。

9月初,一汽红旗官方公布,其8月销量突破21,000辆,同比增长110%,实现“8连涨”。至8月31日,一汽红旗本年度累计销量突破108,500辆,同比增长108%,完成20万销量目标的54.25%。

另据中汽协消息,根据统计重点企业旬报情况,8月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18万辆,同比增长11.3%;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同比增长4.4%,商用车同比增长37.5%。至8月31日,汽车行业累计销量预估完成1454万辆,同比下降9.7%;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同比下降15.5%,商用车同比增长16.9%。

8月,车市回温,大盘增,但红旗的增速是大盘的20余倍;1-8月,受疫情影响,大盘跌,但红旗却仍能逆势完成超过100%的增长。不得不说,2020年的车市,“万叶丛中一点红”。

 

 

但在这过程中,红旗也不断面临着质疑。起初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红旗车卖的多,但上路的少。对此,曾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为了让成绩单看起来更“红”,红旗各地的经销商都需要提前囤车,而这一部分占到销量数据的40%以上。也就是市场上常说的“经销商压货”。

而对于这一声音,近期反对之说越来越多。反对的声音表示,红旗目前经销商的布局不完整,所以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小城镇的确很少看到红旗的车,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或者是东北地区,红旗走量车型已经越来越常见。

面对各执一词的情况,曾有媒体表示,风头正盛的红旗应将销售数据公布的更透明,比如公布每月激增的销量究竟是卖到了卖到了哪个地区,卖给了哪类用户,这样既能终结各种猜测,也有利于红旗品牌定位的塑造。

但据扉旅汽车观察,到目前为止,红旗只是每月初就迫不及待的公布连涨的总销量,至于动辄翻番的销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仍未见细节。

 

 

也许是因为红旗销量实在涨的太猛了,其销量真实性的质疑尚未平息,社交媒体上关于买红旗、买情怀的讨论又开始热了起来——“买车还是不要买情怀吧!红旗的车保值率低得可怜。”“红旗的车保值率低,5000公里亏了7万。”“可以淘个二手车开,红旗还是挺为老百姓着想的,买不起新车可以让大家买得起二手车。”

更有人质疑,在一定程度上靠情怀大卖的红旗,是不是对得起这份情怀。“有一点我是想不明白,红旗车,100%是卖给中国人的,车上各种设计通通标榜中国风格设计,那为什么不用中文按钮?”

有人为红旗“撑腰”:“难在字体设计。”“我作为学设计的,用中文真的很难,希望有优秀的设计师可以设计出一款好看的字体,用在汽车上。”

随即有人举例“暴击”:那为什么比亚迪就可以设计出中文字体,用在自己的车上?

的确,除了车体上的中文,比亚迪中文按键不久前还上了热搜,也被视为对情怀的最有力的实践。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还做出了回应,“这个涉及到中国文化,底子的东西我们还是要坚持。”

 

 

很难说,红旗的成功里情怀占去了多大的成分,但作为“国货之光”,情怀一定是支撑其销量的原因之一。

那么,面对接二连三的质疑,增势喜人的红旗除了每月准时发布销售喜报之外,也该拿出更多的诚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