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成绩单。

在汽车市场整体跌幅约9%左右的2019年,一汽丰田总销量73.8万辆,同比增长2%。这其中,较为亮眼的数据来自亚洲龙和RAV4荣放,而最能暂时松一口气的人,是田青久。

细腻认真、奋力打拼、些许不近人情,却也还有些双鱼座的多愁善感。这是2015年田青久卸任一汽马自达副总经理之际,在告别信中对自己的评价。

 

 

但扉旅汽车发现,最近这几年,在媒体端的报道中,田青久是一个被形容成儒雅、谦谦风范的汽车行业领军人物。

事实上,从田青久多年的工作风格来看,似乎没有太多双鱼座的影子,看起来也与儒雅相去甚远,他更像是一个持着“进攻”的信号不断前行的“顽童”,要精神上的兴奋,也要事业上的收成。

此时,作为汽车行业的“少壮派”,田青久重返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一汽丰田)也不过四年多的时间,而他掌管一汽丰田也才短短两年。而今,他又给自己打上了“进攻”的标签,开始四处愉悦的官宣向着并非坦途的市场开拔了。

 

继任者

 

田青久无疑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掌舵一汽丰田的,即便他看起来是个乐天派。

在田青久之前,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是姜君。姜在一汽丰田的“成长史”中应该会给记载,至少,单纯从数字上,他带领一汽丰田走过了压力重重的低谷期。坊间对姜君的一汽丰田时代这样描述:“2015年通过对供需、价格,以及产品等方面的调整,快速恢复体力;2016年巩固基盘,在销售、售后服务、价值链等方向进行补强;2017年,深入推进‘进攻型销售’战略,最终实现2015-2017年连续三年正向增长。”

2017年虽然乘用车市场已经开始呈现疲软状态,但是以本田、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却一路凯歌高奏、势不可挡。截至10月,一汽丰田累计总销量已突破600万辆。也是在那一年,一汽丰田提出了70万辆销量目标,1-9月已完成52.6万辆销量任务,达全年目标的75%以上。田青久于当年的11月1日上任,可以说,姜君是将一个“稳步增长、大有可为”的一汽丰田交给了田青久。

田青久是吃着黑龙江水长大的哈尔滨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田青久,工作之初便在一汽。那一年是1991年,如今已经到了第29个年头。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一汽贸易总公司,作为所有销售业务的中枢单位,田青久在这里一做就是6年,也在此沉淀了对销售业务以及市场更深刻的了解与把握。

1997年,田青久走进了一汽集团公司办公室,担任书记秘书兼秘书组长,又是6年。在这个6年里,田青久开始从全局的视角就看待一汽这家企业,以及整个汽车行业,或许在这里也是他学习运筹帷幄能力的开端。

第三个6年,田青久来到了一汽丰田。2003年,田青久受集团委派进入一汽丰田合资销售项目筹备组,参与一汽和丰田组建销售公司的关键谈判。经过半年多的谈判,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后田青久又成为首任售后服务部部长。当时还有一种说法是,“下放”——进入合资公司学习体验,而后调回集团做自主。

2009年,田青久调任一汽吉林副总经理。但田青久真正走入公众视野,还是在2011年10月,出任一汽马自达副总经理,在此期间,田青久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扭转了马自达销售的被动局面。稳住销售渠道、创驰蓝天技术的成功导入、马自达CX-4上线。

 

 

掌管马自达的田青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他自己也常常对马自达的战绩进行回望。谈及这段经历,田青久说,我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命运,不能说是救火队员,但到哪都是解决问题的人。

2015年11月,田青久与一汽丰田的缘分又来了。他开始担任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一职。 2017年11月,正式出任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所以,作为继任者,田青久也算不上是空降。在一汽集团已经工作超过20年,先后担任一汽贸易、一汽丰田、一汽吉林及一汽马自达内部的重要管理层岗位,在汽车销售、管理、营销及售后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已经具备了让上天眷顾的基本条件。

 

改革者

 

自诩善于解决问题的田青久来到一汽丰田后,开始了改革。这或许也是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

由于田青久有着丰富的管理营销经验,对于丰田也足够的了解,所以从一开始,市场对于田青久的的期待就不是保持“原地踏步”的水准,而是如何继续上攻。

于是,上任之初,田青久就为一汽丰田定下了发起“进攻”的三年规划:“未来3年,一汽丰田将进入发展调整期。换言之,一汽丰田将在发展和竞争中不断调整。我们追求的不仅是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提高。”具体来说,2018-2020年伴随着丰田TNGA丰巢架构的改革,一汽丰田将在产品、渠道与营销等三大环节进行全方位改进和提升。

在几个月后的一汽丰田十五周年庆典上,田青久发布了未来一汽丰田发展的四大战略:制造品质升级战略,即落实丰田全球TNGA战略架构,提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实现技术升级、品控加强、效率提升等一系列全新的进化;新能源战略,即2019年一汽丰田将引入卡罗拉PHEV车型,2020年将导入奕泽EV车型,2025年所有车型将配备电动化动力技术;智能网联战略,即从2019年新卡罗拉开始,全系车型标配车联网模块,到2020年,6成销售新车将标配车联网,车联网车款累计保有量将达到320万台;营销升级战略,即在产品和服务体验层面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价值链业务,努力推进由物及心的“营销3.0”,形成与用户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

对于田青久三年规划、四大战略最好的回馈,是2018年一汽丰田的成绩单:全年零售数量为720306辆,相较前年同比增4%,目标达成率为102%;批发数量为722560辆,相较前年同比增4%,目标达成率为102%。在2018年,一汽丰田总体市场份额达到3.2%,较前年增长0.3%。

虽然2018年是中国车市近三十年来的首次销量下滑,但德系、美系的失落中,带来了日系车的春天。对于一汽丰田来说,4%的增长看似圆满完成任务,但是对于一汽丰田的体系能力来说,似乎太过保守。

 

 

于是,既有人揣测一汽丰田是故意保留实力,也有一部分舆论认为一汽丰田只是抓住了日系的上扬势头,实则并无真正地进步。

田青久的第一份年度成绩单“遭到”了媒体的热捧。当然,他的“公关”表现也是风风火火,他先是开了抖音,跳起了有点“蹩脚”的舞蹈,又承认追剧打榜刷“双微”,于是就有媒体称之为是“炽热的芳华闪亮”、“与90后消费者心意相通”。后来更是被引申为“田青久深谙市场变化知道,也懂得汽车营销年轻化、智能化与泛娱乐化的重要。”

然而,忽略营销手段不计,田青久真的与消费者心意想通了吗?

 

争议者

 

时间来到了2019年,一汽丰田再次在市场乌云密布之际也保持了逆势增长。

在2019年11月的某次公开采访中,田青久就曾非常自信地放言,一汽丰田1-10月份批售数字近60万辆,领先大盘十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没有悬念。如今,成绩单公布,果不其然。

“进攻”,是2019年田青久对一汽丰田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总结。他认为, “在进攻中提升渠道和我们自身的能力,来实现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达到一百万辆销售规模的水平。我们会通过两年的时间,实现商品阵容的全面革新和提升,将实现行驶性能、节能性能、环保性能的大幅改革。”

然而,市场对于一汽丰田发展的争议一直没有变过:产品决策、品控、营销。

2019年,一汽丰田在产品上虽然可以说是声势浩大,推出数款新品,亚洲龙、全新卡罗拉、全新RAV4,这其中的亚洲龙更是被当做旗舰车型,企图复制凯美瑞的销量表现,但结果与其目标相比不能说是完全如意。

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汽丰田引入亚洲龙之初报了太高的期望,寄望在中大型轿车细分市场突破一下,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或者只能说是平平。

 

 

而事实上,虽然一汽丰田的销量在逆势中也可以说可圈可点,但毕竟未取得大幅提高。反观下半年销量,在传统旺季同比出现持续下降,即便是领先绝大多数在寒冬中维持的其他车企,但在日系车的表现中却几乎成了垫底,不禁让人们对于一汽丰田和田青久的未来打上了一个问号。

而在与广汽丰田孰强孰弱的争论中,田青久与一汽丰田的呼声也越来越低,并且,2019年高下已分——广汽丰田2019年累计销量达68.2万辆,同比增长17.59%。

对于田青久这样的进攻型选手来说,值得警醒。而市场的疑惑在于:到底田青久带的一汽丰田还是太保守,不轻易露出底牌;还是问题已经出现,田青久也难自辨?

投身汽车工业近三十年,田青久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汽车发展最快的时代。出生于1969年的田青久为了一汽丰田,选择作为进攻型掌门人一直表现出战斗的姿态。他说,无论市场如何波动,一汽丰田都将通过品牌和口碑、通过产品和技术采取进攻式销售,在进攻中解决课题,在进攻中提升渠道和自身能力。

到2025年,田青久和他的一汽丰田有个“两阶段、三步走、百万辆、翻一番”的新目标。田青久说,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一汽丰田要在2022年左右想实现100万辆的销售规模,到2025年期间实现140万辆的规模。这个宏伟愿景被他称为“再造一个一汽丰田”。

田青久曾经给一汽丰田的员工也写过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段:“我们前方的路并非坦途,而是荆棘遍布。更好的我们还在前方”。未来,田青久和他的一汽丰田到底会不会更好?

路遥知马力,这个问题还是交给时间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