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

高举技术创新大旗的日产汽车,正在自食低成本战略的苦果。

12日,日产汽车公布了最新的季度财报。

根据财报显示,日产汽车二季度营收为2.63万亿日元(约合241.24亿美元),同比下滑6.6%;营业利润为300亿日元(约合2.75亿美元),同比大跌70.4%。

在销量方面,日产2019上半财年的全球销量为250.1万辆,同比下滑6.8%,这一降幅超过了全球汽车行业整体降速(5.9%)。

与其他区域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表现是最好的。上半财年,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71.8万辆,与去年的销量数据基本持平,而市场份额则达到了6.2%,提升了0.8个百分点。

“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了市场增速,但在其他关键地区的销量,包括美国、欧洲则表现不佳。”即将于12月1日担任日产首席执行官的史蒂芬·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虽然,中国市场成为日产“销量救星”,但其国内的市场地位仍在动摇。

 

 

入华16年之久的日产,从进入中国市场伊始,便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留下 “技术日产”的印象,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过去十多年里,日产也在这个Slogan的加持下站上百万之巅。

但对于一家汽车企业来说,能让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只有一个——技术驱动和技术领先。

但,在近几年里,日产的技术显然有些落后了。

在汽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取的本田,销售的丰田,技术的日产。

如今丰田销售网络依然不见减少,而日产的技术推新却不再如上个世纪那么猛烈。

最近几年里,与日系车高歌猛进形成一个鲜明对比的是,日产开始明显落后于丰田和本田的步伐。

据扉旅汽车编辑搜索相关数据可见:1-10月,日产汽车累计销量为123万辆,同比下滑了0.6%。与本田、丰田的销量均出现超过10%的同比增长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日产市场低迷的原因,受大环境影响或许只是一个理由,但核心还在于企业本身。

 

 

纵观日产在中国市场的辉煌,离不开戈恩上台后的低成本战略。

在戈恩带领雷诺入主日产之后,越来越欧洲化的日产,从供应链到设计理念,都在颠覆着以精益化专注技术著称的传统日系车。

日产,正从一个技术主导的品牌,变成了一个向中低端市场要销量的普通品牌。

无新爆款车型,新品竞争力不强,长期“以价换量”损伤品牌形象,都是日产近年表现出来较为明显的硬伤。

此外,车市下行、市场正在加速变革和重构,在汽车新四化的风口下,各车企纷纷布局,抢占先机。

而号称“技术日产”的一方,在技术革新方面却迟迟未有新招式出现,类似本田、丰田的强混动系统始终缺位,同时又未能如本田一般迅速推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高、低阶市场尽失优势。

如今,本田依旧是曾经“进取的本田”,丰田逐渐向“技术”靠近,而日产正转变为“销售的日产”,攻势迅猛的价格战引领销量之巅,只是不知何时是个尽头。

在销量为王的年代,追求销量、追求利润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技术才会是销量永久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