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或者文献资料里翻阅一下,扉旅汽车编辑会发现相关于房车历史的文章虽然不多,但几乎都用到了“百年”这样的词汇概括房车历史的时间长度。

在相关的资料表述里,房车萌芽的时间一致认可为二十世纪初,出现在美国。目前可见的资料描述的情境大致都是这样:那个时候,一些崇尚自然的美国人民,渴望把家带到路上,渴望横跨美国大陆的旅行,从而打造了车轮上的家,之后和露营结合了起来,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

 

说明: Macintosh HD:Users:qiaowei:Desktop:2017082215083220.jpg

 

可是,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自1886年奔驰汽车问世之后,迟迟过了二十多年才开始有了房车这样的出行生活方式?是什么因素机缘巧合的孕育出了房车出行这一现象?虽然工业发展是硬件基础,但是思想和文化基础是怎么萌芽的呢?

二十世纪一零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经济萧条、劳资危机、核恐怖等一系列的世界性灾难,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个人的命运和世界的前途,抱悲观绝望的态度,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从而促使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派文学派出现,并且出现了很多个细分分支派别,到20年代形成流行的高潮。

期间,现代派文学提出一个概念:“在路上”。这个概念曾经让美国青年一代激动。因为在路上,一个人摆脱了现实的固有的环境,面向广阔的陌生和未知,新奇和挑战并存,会使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强大。处在这个特定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下的美国的年轻人风靡着“在路上”这个观念,并且用“房车”+“露营”的形式去实践它。人们在自家后院用铁架或者木架做车辆的底盘,再用木板或金属板做一个小房子固定在底盘上。把帐篷、床、炊具等装载进去,就可以信马由缰的上路了。

 

 

也许从这个角度找到这样答案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出游”方式的诞生伊始,并没有那么休闲,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灵魂归宿,更多的是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思潮:精神危机、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虚无主义、个人主义。

以人文洞察的角度,扉旅汽车认为房车旅行的意义有二,即一种名为“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和一种名为“探索”的精神需求。是追求思想的旅行和精神的自由游荡。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能瞬间火爆——因为有人完成了我们向往且想做但又不敢做的精神追求。

如果把这种“在路上”的概念视作房车露营旅行的启蒙思想,那么我想说,中国才是这思想的起源鼻祖。

扉旅汽车编辑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到,最早就要先说到老子,春秋时期(大约公元前490年),和孔子论道之后,西出函谷关,奔陕西,入甘肃,经天水、兰州、酒泉等地,最后落脚临洮。这一路云游讲道,甚是自在。“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鲁迅《出关》)。如果说老子出关才正是他思想传播和事业起步的转折点的话,那么,在路上的状态,才是老子思想不断升华和广为传播的灵感源泉。

 

 

再说孔子,孔子在拜别老子的二十年后,开始了整整十四年的“在路上”行程,他和学生们乘着马车,从55岁走到了68岁。这是一次载入史书的“周游列国”,他沿途讲的话,被学生们记录下来,不断的分享给各个邦国诸侯和统治者听,传播给黎民百姓听。归来后已是古稀,却造就了流传千年的中国文化。

在这两位圣人之后,还有墨子,为了他的“兼爱”、“非攻”的思想理念的贯彻,徒步十天阻止楚宋之战。再有几百年后的苏轼,12年辗转在起起伏伏的路上,才有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正如余秋雨先生总结:几百年间,中国最聪明的人全在路上,中国文化全在路上。

可以解读为,是“在路上”成就了文化精神,有利于文化的创造;也是文化追求促成了“在路上”,一代代文人墨客、哲学家、思想家在路上成就了自己。

《诗词大会》的热播,“汉服文化”的流行等现象说明了古风不古,两千年来人们仍然推崇着传统文化,沧海桑田,圣贤的轨迹早已不可寻,彼时车马很慢,道路长且蹉跎,与其说在路上是内心的坚守,不如说是时代的选择。如今的在路上,是到达与到达间的游刃有余;也是心情与心情间的自在呼吸;更是人生与人生的畅意共鸣。

如今的房车、露营旅行者们,享受着“在路上”的生活状态。不必在意去哪,此时此刻,出发就已经足够,也许有的终点,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