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看似内敛又十足疯狂的人,一个外表泯然于众思想天马行空的人,一个想当“闲云野鹤”却又将“子弹上膛”的人。

他是谁?何小鹏,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掌舵人。如今,他是一个已经过了40岁的人,一个被造车的焦虑感裹挟着、不得不在造车的滚滚洪流中挣扎向前的人。

 

 

4月26日-27日,在小鹏P7超长的上市直播中,何小鹏操着一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带着他公式化又不乏真诚的微笑出现在屏幕端,好似风头正劲。然而,今时今日,整个汽车行业处在一个痛苦的霜冻期,造车新势力更是连喘口气都岌岌可危,但在造车这件事情上,何小鹏却表现出少有的强悍和执迷。

何小鹏会成功吗?

 

那个不懂车的人?

 

敏于行而讷于言,这是真正的何小鹏吗?

市场上常常用低调、内敛、不善言辞来形容何小鹏。而事实上,何小鹏是疲于交际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表达欲。当然,这或许跟“对手”有关。遇到特斯拉,何小鹏难免会多说上那么三五句,大多数时候,是在社交平台。

2019年5月31日,在特斯拉的Model3开始预售时,何小鹏在微博上说,特斯拉国产版32.8万的价格毫无竞争力,等小鹏P7出来可以碾压特斯拉。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24日,何小鹏清晨发微博称:我判断大概率年内国产model3长续航版补贴后会降价到27.75万,比当前价格33.9万下调6.15万,接近去年我说国产Tesla价格可再降1万美元。在这个价位上,原来15-40万售价的电动汽车竞争压力只都会明显加大,不会缩小,大家应都做好准备。但是对客户利好,对市场蛋糕做大利好。

​​​就在几个小时后,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3涨价了。标准续航升级版上涨了4500元,补贴后的售价从29.905万元上调至30.355万元;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上涨了5000元,补贴后的售价从33.905万元上调至34.405万元;而国产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的售价暂未调整,补贴前仍为41.98万元。

对于何小鹏是否打脸,网友们撕得不亦乐乎。一派坚持何小鹏被打脸,一派为何小鹏的分析进行辩解。何小鹏对此无动于衷,而是转而开始下一条微博的推送。4月27日,何小鹏的第二款产品小鹏P7上市,新车定位纯电动中大型轿车。共有8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22.99-34.99万元,并再次坚定地认为P7将成为特斯拉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

 

 

市场对于何小鹏其人以及其最近的言论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大多数评论认为小鹏汽车屡次与特斯拉搭上关联是小鹏P7在上市之前的“蹭流”。但事实上,何小鹏的造车之路面临的更大质疑是——一个混互联网圈的创始人懂得造车的事儿吗?

的确,在加入小鹏之前,何小鹏对汽车行业一定不能算是熟悉的,但他始终对未知的领域有着顽强的学习能力。就像他那个年轻时就有的梦想:赚很多的钱,四十岁退休。何小鹏家境平平,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或许是不满于当下的劲头点燃了他,15年前,何小鹏创办UC就是怀着这样的赚钱初心,用他的话说是“出于‘贫下中农’的‘嫉妒’”。

创业之初,何小鹏对自己有着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认知:“我觉得无论是形象、社会资源、阅历,都比不上我当时的老板,在那条道路上,我觉得我不可能超过他。所以,如果我想做的更好,就必须选择创业”。

历经各种曲折,最困难的时候,工位是借的,钱也是借的。“我第一次创业做UC很苦,没有钱,2006年自己筹的钱快花完了,融资又没有进展”。当时,何小鹏和他的搭档梁捷几乎每天都在为钱发愁,借钱和融资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但他成功了。

2014年,何小鹏的梦圆了。当年6月,UC以中国互联网史上最高并购金额43.5亿美元成交,买主是阿里巴巴。这一年何小鹏37岁,UC刚好10年。何小鹏原先设定的财务自由目标,提前三年完成了。

自由来得有点始料未及。此后,他出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等职,几乎给人一种自由之后躺赢的感觉。但自由让他痛苦,“我曾经想过40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后面就不干了,但是我发现,当我不干了,我会更空虚,更痛苦”。于是,造车新势力界迎来了一个“不懂车”的互联网贵族。

 

何小鹏“焖”小鹏

 

当他从13岁的UC身边离开的那天起,在造车这件事上,何小鹏已经完全没有退路了。

据扉旅汽车的粗略统计,何小鹏个人投资在小鹏汽车身上的资金已经超过3亿美金。“我知道很花钱,但没想到这么花钱。”讲这句话时,何小鹏是兴奋的,看不出一丝对市场的恐惧,但仔细思考,他兴奋的背后也一定是焦虑的。

小鹏汽车的前身是橙行智动,2014年,由何小鹏、YY创始人李学凌等数十位互联网大佬,以及多家风投机构投资创办。真正担任小鹏汽车董事长则是在2017年,在此之前,何小鹏就像是一个布道者,不断通过社交平台为小鹏汽车站台。2017年的8月29日,何小鹏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坐进董事长办公室。

这个时候的何小鹏似乎还有点不在状态,“从头到尾我都没有想过要加入,我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喜欢美食的人往往不想开餐馆。我虽然觉得未来的中国会有一家超过特斯拉的汽车公司,但是互联网人去造车,太难了。”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是看不好行业,是看不好自己。

这一切就像是小鹏汽车给何小鹏下的“套儿”。早在2016年,何小鹏还是以一种观望的姿态关注着小鹏汽车,但事实上,当他接受将橙行智动名字确定为“小鹏汽车”时,他就再也不能将小鹏汽车简单的看作成一个投资项目了。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造车,竟然是一个烧不完钱的行业——一开始是出于对行业的判断以及对公司的了解,一次投几千万美元,然而每次投完钱也总是不够。

 

 

缺钱,是整个造成新势力的“通病”,也是“顽疾”。但对于小鹏汽车而言,又或许不太一样,凭借何小鹏的个人关系,抑或是三寸不烂之舌,去年11月13日,小鹏汽车宣布完成C轮4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和何小鹏自己。此外,小鹏汽车还宣布获得招行、中信及汇丰银行等多家银行总额达数十亿人民币无抵押信用贷款。有统计表示,何小鹏在一年之内,完成了20亿融资。在目前汽车行业的大背景下,这笔钱简直就是救小鹏于水火,虽然有一部分依然是何老板自掏腰包。

何小鹏曾经在去年年底的广州车展上说,未来几年会把大量收入投入到研发、生态建设上。他希望用10年的时间,将小鹏汽车“焖”成一家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当然,相信何小鹏这句话的人并不多。

 

囤酒型焦虑与all in式坚持

 

从“舒适区”到“艰苦区”。这是何小鹏对自己二次创业的白描。经历着无止境的寒冬和恼人的疫情,何小鹏的这种感觉一定更加强烈。但,后悔药是没有的。

何小鹏进入汽车业界后,焦虑感不断加剧,这或许跟企业烧钱的速度有关系。他说:“在汽车行业里面除了体力累、脑力累,还有一个心累”。于是,这个从不喝白酒的何小鹏为了缓解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囤了上千瓶白酒放在仓库里,时不时喝一点。

何小鹏加入小鹏汽车两个多月后,2017年10月12日,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正式下线。在这国内造车新势力界也是佼佼者——行业中率先实现量产。2018年1月10日,小鹏汽车G3在美国CES国际电子消费展上全球首发。在国内,小鹏汽车G3现身极客公园创新节展台。同月,小鹏汽车交付了首批39辆新车。2018年3月,小鹏汽车1.0量产车型顺利通过审查,获得中国造车新势力量产车落地的首张新能源号牌。2018年12月12日,小鹏汽车宣布G3正式上市,并同期启动交付。2019年全年小鹏G3累计销量达16608辆,小鹏G3上险量为14191台,目标完成度为41.52%。

 

 

时间进入2020年,当所有造车新势力的掌门人都叫苦不迭之时,何小鹏再次以“稳定性的利好”压倒全场: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小鹏P7超长续航版本登上工信部产品目录;获得美国进口车辆许可。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小鹏汽车上险数2331辆,仅以目前一款交付车型小鹏G3在新造车企业中排名第二。

除此之外,不知道是何小鹏对特斯拉的“迷恋”还是“恐惧”,何小鹏总喜欢跟特斯拉牵扯不清。除了愿意用P7来对标特斯拉Model 3,4月25日,小鹏还与特斯拉来了一场在正面交锋:因2019年3月针对其前员工现小鹏汽车员工曹光植发起民事诉讼后,特斯拉向小鹏汽车提出例如提供至今所有自动驾驶源代码等要求;小鹏汽车发表《严正声明》怒斥特斯拉骗人、霸凌。

一时间,网络上再次出现对立的两派,其中一派几乎上升到国家汽车制造工业的高度来挺小鹏,而另一派则嘲讽小鹏汽车自不量力。这件事情,真相或许只有何小鹏知道。

当何小鹏的野心或许不止是在中国市场超越特斯拉。很长一段时间,市场流传着小鹏汽车搭建VIE结构,准备赴美上市的消息。看眼下中概股的处境,不知道这样美好的愿景能不能达成。何小鹏曾经说他已经太累了,但他仍然愿意在小鹏汽车的身上ALL IN 十年。

十年,足以有颠覆的故事发生。